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锡职 >

内蒙古8455线路检测中心:以科技提升创先争优“含金量”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内蒙古8455线路检测中心把科技工作纳入争创工作规划,作为学院激发活力和创新源泉的落脚点,不断提升创争先争优活动的“含金量”。

将争创目标和科研成效相结合,激发教职员工主动开展科研工作积极性。随着学院争创工作的开展,将科研工作实绩纳入争创工作长期目标,明显激发了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活动开展以来,依靠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科研骨干,组织立项各级各类的科研课题共59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16项,盟级1项,横向课题1项,院级39项。教师发表论文数量逐年增加, 2010年已达到227篇,今年学院三名教师的论文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上获奖。论文的质量和层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以争先创优活动提升科研工作管理服务机构职能,经费投入稳步增加。学院成立以来,科研所作为学院科研工作管理服务机构,在科研工作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学院科研工作的日常管理、服务协调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升科研工作水平,保证争创目标的顺利实现,学院结合第三轮竞聘上岗,将科研工作管理服务机构从科级提升为处级,壮大了科研管理队伍。同时在原有的一个草原科学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单独设立蒙古文化研究所和锡林郭勒元上都研究中心,打造符合地方民族文化历史特色的科研平台,指明了学院立足地方搞科研的研究方向,契合了学院“特色兴校”的办学方针。201110月,学院聘请知名学者孛儿只斤·旺其格为学院教授、院长助理,这是提升学院科研水平和办学层次,推进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开放办学、借助外力提升内涵的具体体现。同时,学院在科研经费支持上不断加大力度,投入逐年增加。除学院拨付的科研经费外,学院这几年争取国家、自治区各类项目经费的能力也不断提高。2010年,科研经费共计43万元,其中学院投入经费11万元,争取经费32万元;2011年,科研经费目前共计66万元,其中学院投入经费45万元,争取经费21万元。及时到位的经费为学院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科研管理制度不断健全,管理能力逐步提高。为使学院科研工作一开始就建立在规范、科学的基础上,学院出台了一系列科研工作制度,内容包括课题管理、学术成果资助与奖励、科研骨干选拔及考核等,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完善,已基本形成了科研管理的基础框架。根据学院教学科研工作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的意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创新给予帮助与指导,制订了《8455线路检测中心鼓励学生进行科技活动的暂行办法》等,确保科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了学院科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今年在总结几年来科研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研讨、论证,出台了《8455线路检测中心科研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这是今后学院科研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性作用。

科研工作初步形成特色,科研根基逐步夯实,为今后争取有较大突破奠定了基础。根据立足实际搞科研、搞好科研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学院科研工作始终围绕着学院教育教学和地方经济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行。实践证明,只有依托地方特色和优势,才能在科研工作中取得较大突破。几年来,学院较高水平的项目和成果主要集中在蒙元文化研究、草原科学、高职高专教育、畜牧兽医、地方新兴能源产业等领域。杨富有教授主持的《上都扈从诗与元代多元文化交流研究》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基金项目立项,标志着学院在该领域的研究已经走到了国家前沿。蔡萍教授主持的内蒙古科技厅基金项目《沙地云杉及近缘种花粉形态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已通过审核结题。草畜系几位老师参与的国家级项目《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其健康评价》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机电系张宏明老师主持的《EX2500电动液压铲变频调速的研究》获内蒙古科技厅立项,这样一些特色鲜明、围绕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项目成果必将提升学院的社会影响,促进地方经济与文化事业的繁荣。 

初步搭建产学研结合平台,努力提高科研服务能力,为教育教学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院充分发挥草原生态、畜牧兽医领域的学科优势,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选派专业骨干教师以“挂职锻炼”、“服务三农三牧”的形式服务农牧业生产第一线,促进科研成果服务于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学院草畜系教师为学院实习基地博日都饲料厂提供技术服务,使该企业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在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多伦县等地开展高产饲料种植与加工服务,受到了欢迎;学院在锡盟各旗县提供黄牛改良冷配技术服务,受胎率达90%以上,有两名教师被地方聘为远程视频诊断奶牛疾病专家,常年为农牧民和养殖企业服务,深受广大客户与社会各界的好评。在蒙元文化研究领域,成立了锡林郭勒元上都研究中心,成功承办了首次元上都学术研讨会。作为锡盟地区一所高校,学院对于蒙元文化研究的特定领域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领先,这对于元上都申遗、繁荣地方文化、带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积极主办、承办、协办各级各类科研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开题报告会、科研讲座、学术报告会等活动形式活跃学院内部科研气氛。为活跃学院科研氛围,学院积极承办各级各类学术会议,以提升学院科研水平,扩大学院知名度。20107月,学院成功举办了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201147日,锡林郭勒元上都文化研究中心在学院挂牌成立,8月,学院又邀请区内外知名学者,成功承办了具有较高水平的元上都学术研讨会,为元上都遗址申遗、促进地方文化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提升了学院的声誉。对于学院申报省级及以上课题获得立项的,学院科研处都积极组织例行开题报告会,同样对于省级及以上课题结题的,积极组织学术报告会。另外还邀请学院内外专家、学者为广大教师作讲座,引导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杨凌云 朱玉琳)

 

发布日期:2012-03-03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