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服务 > 社会服务 >

学院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铜奖2项

近日,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公示了总决赛最终获奖名单,我院推荐的“鼻清气爽过敏性鼻炎茶疗引领者”“蒙源生态--中(蒙)药种苗繁育技术研发与推广”两个项目入围总决赛,获得总决赛职教赛道铜奖。

获奖项目《鼻清气爽——过敏性鼻炎茶疗引领者》,由草畜系王智慧老师、生物工程院廖成松博士指导。廖博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历经三年研究,发现了一种神奇的植物种子——黑种草籽,它与甘草、小茴香的组合物能明显减轻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此基础上,由草畜系牧医专业沈鹏、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张静、会计专业林超男、广告设计专业朱长江等同学组成团队,在专业老师、创业老师和行业企业的帮扶下,推出了一款对过敏性鼻炎有良好效果的代用茶——黑种草茶,目前已上市销售。

获奖项目《蒙源生态:蒙中药种苗繁育技术与产品推广》,由医学系徐建平、白小荣、张九春老师与锡林郭勒蒙医医院蒙医药研究室席琳图雅老师、创业孵化基地李知展老师组成跨专业指导小组。学生团队由医学系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赵鹏、刘钰华、李志东等与机电一体化专业楼旭勇等同学组成。该项目通过引进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开展中蒙药材的生态种植、良种选育和优质种子种苗的繁育技术研究以及落地实施,促进蒙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院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通力合作。近年来,学院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积极探索课程培育、实践孵化、社会扶持“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完善专业、项目、大赛“三个驱动”的工作模式;构建“意识培养—素质养成—模拟演练—实战操作”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了“校赛→省赛→国赛”递进推荐和“初赛→复赛→决赛→展示”竞赛平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全参与。

为组织好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校高度重视,全面部署,精心筹划,认真落实好组织发动、项目筛选、项目培育及赛前指导等各个环节。按照学校统一部署,由创新创业学院牵头,在各系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发掘参赛项目潜力,本次大赛自3月份启动以来,共征集项目268个,参赛学生达1297人,举办讲座12场,参加师生达4230人次。

未来,学院将继续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大赛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激发广大学生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促进教师积极投入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发布日期:2021-10-21作者:就业创业指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