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信息 >

8455线路检测中心“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走进白音锡勒牧场黄花树特分场

8455线路检测中心积极响应教育厅在我区广泛实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号召,引导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8月2日,8455线路检测中心“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团队深入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前往黄花树特分场进行了定点帮扶,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与牧户洽谈合作项目,通过创新成果的实践为脱贫攻坚战做出贡献。

8455线路检测中心“远程兽医”、“玛奈乌兰牧骑电商云台”、“互联网+文化旅游”等创业团队参加此次活动,组建“锡职院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科技小分队”。黄花树特分场第一书记、锡林浩特市民族宗教局青梅局长全程参与了活动,并对几个典型牧户进行了深入调研。活动由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王军带队。

  白音锡勒牧场近几年干旱少雨,进入今年七月份以来,雨水不断,草原得到滋养,重新恢复生机。在黄花树特分场吴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阿荣高娃家。阿荣高娃是黄花树特分场典型的养马牧户,生产生活以马为中心,卖马驹、卖马奶是家庭生活的主要来源。

阿荣高娃的丈夫薛建春正在照料马匹

上图为红旅团队在为阿荣高娃家的马奶电商销售进行策划

但是因为销量不大,马奶给她家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红旅”团队为他家特别设计了电子商务门店,尝试为马奶打开销路。

上图为红旅团队在为满达的妈妈拍摄挤马奶的视频资料

与阿荣高娃家相似,牧民满达家也以养马为主,但马匹较少,能挤马奶的马只有十几匹,销路也成问题,有时候卖不出去。“红旅”团队针对他家的情况,准备用电商的方式帮助他家卖马奶,并详细记录了他家的生产生活,从放马、喂马,到挤马奶、卖马奶的场景都做了详细的记录,为下一步建立电商店铺做好基础。

红旅团队与李刚夫妻合影

在养马牧户李刚家,李刚夫妇与“红旅”团队敞开心扉。李刚家有四口人,李刚的父亲是草原上著名的驯马手,三代人都在草原上养马。近年来草原雨水少,虽说家里养了一百匹马,可是租草场以及买草养马的费用让这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由于家族世代养马驯马,李刚对马的了解特别深。两个孩子都是学体育专业,儿子还没有毕业,女儿为分担家里的负担,在七十公里外的锡林浩特市租下了一个十平米的小门脸房,卖家里的马奶等奶制品。“红旅”团队针对他家的情况,与李刚讨论了马文化游学课程的设计执行的可行性,准备设计以马文化为主题的少儿实践体验学习课程,由李刚来担任技术指导和游学导师,“红旅”团队负责组建游学课程建设和营员招募。

吴彩云家是以奶食品制作为特色的牧户,当我们走进她家时,她正在用传统的方法做奶豆腐。勤劳热情的吴彩云一家养了两头荷斯坦奶牛,产奶量每天在60公斤以上,奶食品是他家生活的主要来源。吴彩云传承了用最传统的技法做奶食的技术,从挤牛奶一直到奶豆腐成型全程全手工制作,制作的奶食品充满了生活气息。“红旅”团队完整地记录了吴彩云的手工制作奶食品的过程,准备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用新媒体传播吴彩云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蒙古族传统奶食的魅力。

红旅团队与吴彩云一家合影

“红旅”团队为牧民吴彩云家设商讨设计奶制品增收方法

“红旅”团队为牧民吴彩云家带去的游客在购买奶食品

锡林牧业专业合作社是黄花树特分场各种设施比较完善的牧户,具有接待游客的能力,且有大片平坦的优良草场,牧户主人牧仁是个具有新时代创业精神的蒙古族青年,用自己的勤劳建起了具有接待能力的牧场,但由于知名度小,来旅游的游客还不多。

针对这种情况,“红旅”团队为牧仁家建议以“蒙古族传统文化游学营”和“天然草坪体育游学营”两种营地教育的形式搞“游学营地”,并拍摄了大量的实景图片和视频,准备与牧仁家共建游学营地,以新媒体形式广泛宣传,并利用锡职院的师资及文化资源,尝试组织运营“游学”项目,真正提高当地牧民的收入。

“红旅”团队与牧仁父母合影

“红旅”团队与牧仁一家讨论帮扶方案

此次帮扶活动共计入户实地调查5户,准备对已经制定好方案(如游学基地课程方案建设、电商平台搭建等)的牧户马上进入落实阶段,争取年内见到效益。

   此次红色青年筑梦之旅旨在将8455线路检测中心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从质量兴牧、科技兴牧、电商兴牧、教育兴牧等多个方面开展扶贫助牧工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锡盟地区广大农村牧区特别是贫困农牧户提供精准扶贫和产业升级改造服务,也必将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 凝聚有热血的青春力量!

 

发布日期:2018-08-04作者:就业创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