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信息 >

我院举办第七届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六届互联网+大赛选拔赛

8月2日下午,我院第七届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选拔赛决赛在线上举行。此次大赛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于6月初开始制定方案,6月11日开始组织报名,截止7月24日,共计报名292个项目,参赛学生1208人次。其中医学系以在校生23.7%的报名率居各教学单位榜首。

根据学校疫情期间要求,初赛、复赛和决赛均采取网上评审的办法进行,7月24--25日,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联合各系有创业指导经验的教师共同进行了初赛评审,共计64个团队312名学生进入复赛。7月29日--30日,复赛使用“钉钉”软件(群号:31362194)进行,经过评委会对项目计划书的集中评审,最终确定14个项目入围决赛,8月2日下午完成决赛。

在决赛中,由生工院廖成松博士和草畜系王智慧老师联合指导的“大花柳兰开启草原道地中药降糖新征程”脱颖而出,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荣获一等奖;草畜系乌日娜老师领衔指导的“传统乳制品的标准化及推广服务”和机电系胡建栋老师、仝彩霞老师领衔指导的“100KW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在北部边疆的产业化应用”项目,体现了科研成果转化和师生共创,也得到评委团一致认可;医学系“塞外龙井”项目,学生利用家乡特产金莲花进行人工繁育并加工生产创造了经济效益;经管系“易点快收科技公司”,采用“互联网+上门回收废品”的点子开发小程序,目前已实现盈利。

本次比赛师生共创、科研成果转化的特征体现的尤为突出,进入决赛的14个项目中有8个是科研成果转化和师生共创项目。这也体现了我院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复赛、决赛评委团由我盟创业指导专家梁旭光领衔,锡盟长虹乳制品公司高级经理朱志毅,内蒙古赫木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马晓丛以及我院部分创业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我院师生共计3850人次进入钉钉群观摩比赛,学习创业项目选择、创业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要点、创业项目的呈现技巧以及如何参加创业比赛等相关知识。

作为本次大赛的同期活动,主办单位共计组织培训5次,参与学生4240人次,组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线下活动1次,累计提供服务20小时,服务牧民青年60余人次,活动内容为“以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开展特色农牧业产品和文化产品的推广”;线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327人次参与。根据上级要求,今年的“青红活动”主要目标是争取培养出几名“草原网红”,为巩固脱贫成果做贡献。

附:第七届创业大赛决赛获奖名单

QQ截图20200804154812.jpg

发布日期:2020-08-04作者:就业创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