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创意文化作品征集活动方案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举办全区第二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的通知》【内教学公函(2018)17号】文件精神,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发挥网络文化的余人功能,经研究决定在全院范围内举办8455线路检测中心网络创意文化作品征集活动,面向全院在校生征集网络创意文化作品,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网络育人共筑梦•e网无前勇担当

二、活动类别

(一)优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征集活动

1.参加对象:8455线路检测中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

2.活动内容及要求:

网络育人文章:指在网络上发表的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研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阐释师生关心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厘清错误思潮和观点、普及网络法律法规、倡导网络文明、提升网络素养等方面的文章,包括学术论文、时政博文、文学作品、精要评论等。要求观点正确、立场鲜明,在网络上有较大影响力,有较高的转发、评论和引用量。

育人微作品:指在开展网络育人中设计、拍摄、制作的视频短片,包括微视频、微电影、微博微信(短信)、微公益广告等作品。要有思想性、深刻性、生动性,贴近师生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在思想融入、情景设计、表达演绎、摄影制作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微”作品需在片头标明“第二届全区高校网络文化节育人微作品,本作品为原创,绝无抄袭”字样;片长不超过 600 秒(10分钟);画质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

3.报送要求:报送作品须推荐单位集体报送,推荐单位需同时以电子文件方式报送作品;报送作品于2017年6月25日前将《高校网络文化节优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报名表》(WORD版和盖章后扫描件电子版)及相关作品(网文原稿及截图/微视频/创新成果相关佐证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 若相关材料不便于发送可刻录光盘送到思想政治理论部。

联系人: 敖日格乐(老师) 、苏雅拉格日乐吐(老师)

电话:15104793377、15147995389

邮箱:sylgrlt@163.com

办公地址:8455线路检测中心师范学院教学楼416公室

作品征集截止日期:2018年6月25日。(附 活动报名表)

 

 

 

 

8455线路检测中心网络文化节优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报名表

作品名称

 

作品类别

 

作者信息

姓名

 

联系电话

 

部门职务

 

职称

 

其他成员

姓名

院系专业

班级

联系电话

 

 

 

 

 

 

 

 

 

 

 

 

 

 

 

 

作品简介

(限300字以内)

注:为便于识别填写信息,请填写电子版后打印,不要手写。

 

(二)高校思政微课大赛:

1.参加对象:8455线路检测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

2.参赛方式:参赛教师在“基础”、“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中自选一门课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录制成时长在10分钟以内的微课视频。“微课”视频要求图像清晰,播放流畅,声音清楚。视频素材存储格式为flv,文件大小在50M以下。帧尺寸720*576,帧数为25帧。文件命名格式为“学校全称+姓名”。授课所用PPT、图片和视频须穿插在授课过程中。视频片头不超过20秒,应包括:学校名称、单位、课程名称、主讲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等信息。

3.相关要求:每位参赛教师限提交1件作品。参赛作品须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否则取消参赛资格。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须同意授权赛事组织及其依托单位享有网络传播权。

4.报送要求:参与选手需提交纸质申报表(详见附件1)加盖单位公章一式2份、教学设计纸质稿1份、授课视频光盘1份,于2018年6月25日前送至思想政治理论部。

联系人: 敖日格乐(老师) 、苏雅拉格日乐吐(老师)

电话:15104793377、15147995389

邮箱:sylgrlt@163.com

办公地址:8455线路检测中心师范学院教学楼416办公室

 作品征集截止日期:2018年6月25日。(附 活动报名表及评分标准)

8455线路检测中心网络文化节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大赛申报表

 

参加组别

 

参赛课程

 

参赛选题

 

所在学校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民  族

 

最终学历

 

学    位

 

职  称

 

职  务

 

所在部门

 

手  机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主要授课经历(近两年,限200字)

 

 

 

作品设计思路(只限文字,500字内)

 

学校推

荐意见

 

学校(盖章)

年     月

               

 

8455线路检测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大赛参赛作品评审标准

一级指标(分值)

二级指标(分值)

指标说明

 
 

作品规范

(20)

材料规范(10)

包含微课视频、教学设计方案、微课录制中使用的辅助扩展资料、课件等。

 

技术规范(10)

视频长度5-1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构图合理;主要教学环节配有字幕;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方便师生选择停止和继续播放等。

 

教学设计

(30)

选题设计(6)

选题紧紧围绕一个主要知识点或主要教学问题,适合以微课的形式展现;有助于教师课堂讲解和学生事先学习所学课程内容。

 

教学目标(6)

教学目的明确,具体,符合教学一线的实际需要;能够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重点、个性化教学等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6)

教学目的明确,具体,符合教学一线的实际需要;能够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重点、个性化教学等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6)

教学内容适当、准确,无思想性错误,能理论联系实际,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生学习(6)

微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适合学习者的年龄和认知发展水平;根据学习者个性差异有相应处理。

 

教师教学(6)

教学顺序、教学活动安排、媒体的选择等适合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教学实施

(20)

教学呈现(10)

内容的呈现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学具有启发性,指导性,有助于学生建构或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建立态度。

 

教学语言、节奏或教态(10)

如有声音,普通话讲解,语言清晰生动,表达能力强;如有教师出现,仪表得当,展现良好教学风貌;教学节奏适合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感染力。

 

技术实现

(20)

操作与传播展示(10)

便于教学演示操作,能够通过网络便捷传播,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易于师生在各种技术环境下观看(兼容PC、手机和平板电脑等)。

 

教学视频制作(10)

选用的制作软件适当,编辑制作准确,符合通常教学和学习环境的使用;视频播放格式兼容性好,主要采用高清、标清标准;文件量适度。

 

教学效果

(10)

应用推广(10)

有良好应用效果,教学平行班可以推广;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具有在相关专业或学科上推广的价值。

 

总 分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