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举办线上线下结合的第二季度社科普及活动

根据自治区社科联第二季度社科普及活动要求,我院结合重大主题、社科助成长等社科普及内容,在线上线下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社科普及活动。

Œ¢–≈Õº∆¨_20220704113453.jpg

五月是民族政策宣传月,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实施的第一年。为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部各教研室组织教师利用线上课堂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社科普及讲座,向青年学生解读了民族团结、民族理论政策及法律法规相关社科知识,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新的视角,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相关知识,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学生对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思想内涵的理解。

Œ¢–≈Õº∆¨_20220704113453.png

5月期间,“民族政策解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解读”等主题仍成为社科普及志愿者讲座热选题目。在第二季度,我院社科普及志愿者共承担盟社科普及志愿者讲座10余场。学院思政部杨建华教授、米尔文副教授分别到盟气象局、盟林草局、盟残联、盟编办、盟安神医院、盟团委盟广电台、盟民政局、盟人社局、锡林郭勒供电公司、移动公司等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普及宣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涵义、形成与发展,解读民族政策,达到了增进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的社科普及效果,为我盟精神文明建设、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用社科知识助力青少年教育与发展是社科普及活动的宗旨之一。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懂得并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真理的重要指示在第二季度社科普及活动期间,我院思想政治理论部教师发挥思政课阵地作用,在线上课堂开展“劳模进校园”专题报告,融入身边的“廷·巴特尔”的事迹,引导广大少年学生学习领会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鼓励他们崇尚科学、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努力成长成才,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作出贡献的奉献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院图书馆是重要的社科普及阵地,也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挂牌地。在第二季度,图书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有序对外开放开展科学普及活动6月4日,锡林浩特市第三中学40余名初三学生来到学院图书馆参观学习。在大正边疆文库和北方草原音乐艺术资料馆等人文社科知识普及场馆,学生认真观摩了馆藏文献资料、实物和视频材料。讲解员富有感染力的介绍,引起了师生们思想、情感的共鸣。另一方面,图书馆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拓展服务领域,紧扣“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制作了“草原生态情怀”科普系列作品《悠扬旋律“颂”草原》《人类初音“唤”草原》《柳别穹庐“护”草原》《金杯银碗“品”草原》《蓝天碧水“敬”草原》《春夏秋冬“行”草原》《丝路花雨“绣”草原》《骏马追风“印”草原》等7部,获得了相关部门高度评价,已陆续上线宣传播放。“草原生态情怀”科普系列作品旨在讲清楚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通过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记载,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和当代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展示出来。

为了发挥好“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社科普及基地职能,继续秉承“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提升科普传播能力”的工作理念,531日学院与锡林郭勒盟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8455线路检测中心第一届科普讲解大赛”。经过初审,共有20名选手参加决赛。经过3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图书馆通力嘎、医学系张君、经管系张志杰3位老师“柳别穹庐护草原”“飞天圆梦”“识别真假人民币”等讲解作品荣获本次科普大赛一等奖并将代表锡林郭勒盟参加全区科普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