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根据教育部和教育厅有关部署和要求,我院于2月3日启动在线教学工作,并于3月2日开课,目前总体运行较平稳。为进一步提高在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就我院在线教学工作补充通知如下。
一、多措并举、保证在线教学平稳有效
1.“互联网+教育”,充分利用网上优质教学资源。
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统筹利用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加强与网上教学平台的合作与交流,鼓励采用网络自主学习、混合式教学、直播课程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充分利用集中推出的网上优质教学资源,以及立项建设的各类慕课、精品开放课、资源共享课及其它优质教学资源作为线上教学资源。
2.不拘一格,灵活采取方式确保授课效果。
方式可多样:根据课程特点和信息化教学水平,既可选择混合、直播、慕课、微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等方式授课,也可通过教师远程布置学习任务并通过在线辅导的方式进行。但考虑到网络拥堵,要错开高峰期,并慎重开设同步课堂、直播。对非直播的课程可弹性教学,弹性考核。
平台可多样:授课教师可以依托各类学习平台开展直播、速课录制、作业发布、签到、答疑等教学活动;可结合QQ群直播、钉钉直播、腾讯会议、微信直播、腾讯课堂、专业直播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在线教学活动;可利用慕课资源在线学习或者教师自制慕课视频,配以相应习题,选择班级发送,实时查看学生学习进度,在相应平台讨论区(或班级交流群)辅导、答疑。也可以以上多种方式结合,以保证最佳教学效果。
进度可调整:以保障教学效果为导向,可根据前期授课效果和课前准备的充分性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周学时及上课时间,可预留部分学时用于开学后线下复习辅导。调整可由教师本人提出,教学单位审批同意,报教务处备案。
二、服务与监管并重,及时开展教学效果评价
1.各教学单位要指导授课教师积极探索在线教学方法与模式,充分体现在线教学的特点,不应是传统课堂的简单“搬家”,也为今后的信息化课程建设奠定基础。
2.各教学单位要加强与授课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了解需求和存在的困难,必要时及时与相关部门和服务平台沟通,做好服务保障。
3.要密切关注各门课程的运行情况,加强质量监控,及时对所有延期开学期间的在线课程教学进行效果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在学生返校后增补必要的线下学时,保证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提前谋划,做好学生返校线下开学准备工作
1.各教学单位要做好线上教学和学生返校后线下教学衔接工作。指导教师做好学情分析,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
2.对没开设线上教学的课程,原则上由授课教师在家通过互联网、电话等对学生开展远程辅导、解疑答惑和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同时要做好备课准备工作,保证正式开学后各项教学工作科学、有序、有质量。
3.教学单位要提前谋划延期后的教学计划调整,并有针对性地修订教学计划,以便与前期线上教学内容充分对接,需特别关注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等校外实践环节,做到科学、合理。在不影响整体教学秩序的前提下,个别春季学期课程可调整到秋季学期开设。(调整方案需经教学单位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
4.学生返校前,各教学单位要加强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条件准备,以便学生返校后及时进行实践教学。
各教学单位要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和学院的部署继续做好在线教学工作的组织、服务、指导和监督工作。并提前谋划因为延期开学而导致的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调整,相关方案需适时提交教务处。
教 务 处
2020年3月7日
上一页:【课程育人】关于进一步加强线上教学群管理的通知 下一页:【课程育人】8455线路检测中心公共选修课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