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课程育人工程实施计划
锡职院育组【2020】5号 签发人:武喜春
根据《8455线路检测中心“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锡职院办字〔2019〕111号)要求,现结合我院课程建设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及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形成各类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形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着力培养具有深厚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专业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重点举措
(一)优化课程体系,提升课程的育人功能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院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2.积极推进十九大精神“三进”,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专题课程。重点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优势,适当增加相关课程学分。
3.通过专题讲座、团队学习、理论宣讲、互动交流等形式,进一步丰富课程思政的内容,完善课程思政的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4.加强民族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以“课程思政”为载体,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
(思政教学部牵头,团委、学生工作处、各教学单位配合)
(二)加强教学管理,增强课程的育人实效
1.明确课堂教学的纪律要求,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
2.加强课程教学设计,开展集体备课。协调各门课程之间和各学段之间的内容衔接。创新教学方法与艺术,实施专题化与“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增强师生教学互动。
3.加强对教案编写、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研究,努力形成一批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微课。
4.加强教学监督和过程管理。严格落实随堂听课制度,开展系部领导听课、教学督导听课、同行互相听课等活动。
(教务处牵头,教学质量工程处、各教学单位配合)
(三)选树先进典型,发挥课程的示范作用
1.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示范工程,立足“一系一品”项目培育,建设示范专业,推出示范在线课程,选树一批“专业育人示范课程”。
2.建立学院优秀教材评选奖励制度,重点培育遴选支持一批优秀专业课程开展试点工作。
3.组织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公开课技能比赛,积极挖掘课程思政优秀教师、优质课程、典型案例,并在广大师生中加以推广应用。
4.结合我院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蒙古马研究、《蒙古马》演出等资源优势在总结《蒙古族艺术赏析》等在线开放课程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开发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
(教务处牵头,宣传部、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思政教学部和教学单位配合)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协同联动
建立教务处、宣传部、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思政教学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各负其责,互相协同配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机制,构建各专业间任课教师的沟通与联动机制,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二)强化工作考核
建立动态化、常态化的课程评价模式,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
教 务 处
2020年3月9日
上一页:【就业育人】8455线路检测中心疫情防控期间 毕业生就业创 下一页:【心理育人】8455线路检测中心第十一届“心理健康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