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培育新媒体育人品牌建设方案
锡职院育组发【2020】45号 签发人:那木吉拉其仁
为紧紧围绕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旨在建立“一个核心,两个侧翼,多平台支撑”的新媒体矩阵(以官方微信、官方微博主账号、手机APP客户端为核心,院内职能部门、二级院系(部)的官方微信,学生组织、教师以及主要学生干部开通的新媒体账号为支撑平台),形成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多层次的新媒体宣传格局,切实增强宣传工作服务学院中心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特制定本建设方案,具体事宜如下:
一、建设目标
1.搭建一个资源共享平台。由学院统筹协调、统一指导校内各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打通院系(部)、系系(部)不同类型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通道,推动院系(部)网络工作室、新媒体工作室的沟通协作,做到校园新闻资源一体化、制作高效化、形式多元化,打造从新闻创意到技术制作层面的校内共享平台。
2.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媒体平台。按照学院官方主账号“大而全”,各级子账号“专而精”的指导思想对院内新媒体进行准确定位,要求各个子账号根据自身职能进行设计定位。各个子账号要能按照官方平台统一宣传口径,根据自身特色从不同角度进行报道与诠释,达到一个声音对外效果,加快传播速度。同时子账号又要根据自身定位,有特色鲜明的话题,拥有各自固定的粉丝群体,能针对目标人群进行精准推送。
3.推出一批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强化新媒体矩阵平台内容建设,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学院、贴近学生的原则打造新媒体内容,吸引师生关注。坚持思想性与生动性相结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蒙古马”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建设卓越工业文化、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主题,开展H5、微视频、微党课、网络文章、动漫作品等网络文化作品征集和评比活动,遴选一批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在院内各级新媒体平台推送,扩大网络育人成效。
4.建立一套管理运行机制。结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建立完善新媒体矩阵平台的管理、运行、评价机制,做到信息来源权威化,日常更新规律化,内容发布正式化,语言风格校园化,舆情应对流程化。要加强新媒体工作队伍建设,要建立指导老师制和日常培训制,提升队伍的新闻捕捉能力、语言写作能力、新媒体把握能力、活动策划能力。
二、建设路径
1.学院已经启动新媒体矩阵建设项目。学院党委明确了党委宣传部门是学院新媒体统筹管理部门,对院内已有新媒体进行了分类,明确了“以官方微信、官方微博主账号、手机APP客户端为核心,院内职能部门、二级院系(部)的官方微信,学生组织、教师以及主要学生干部开通的新媒体账号为支撑平台”的新媒体矩阵建设思路。
2.多层次的新媒体平台正在逐步形成。学院各部门建立账号,内容涉及到院内要闻传播、就业创业、共青团建设等各个方面,覆盖了在校师生、部分校友、家长和社会人群。各个子账号围绕学院官微核心,分角度多层次传播的意识已经形成,围绕主题,多角度传播,矩阵集群效应明显,收到师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3.开展了新媒体平台管理运营制度建设。院内各个新媒体平台运营规范有序。矩阵使宣传思想工作的主体由片面地依靠党委宣传部门自上而下地开展变成在党委宣传部门的指导下发动各方力量在不同层面上平等的参与,促进了“大宣传”格局的形成。矩阵拥有很多子媒体,具有集群化特点,但同时又强调精准定位,突出特色,能有效地吸引不同群体相互配合,形成对青年学生的有效覆盖,产生1+1>2的传播效果。
教务处
2020年8月7日
上一页:【科研育人】8455线路检测中心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评价认证 下一页:【科研育人】8455线路检测中心 “科研育人”品牌专项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