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党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 多措并举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强化组织保障,抓好队伍建设,构建“思政+校园、思政+机关、思政+社区、思政+课堂、思政+学科”五位一体的思政教育体系,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系统推进思政课建设往深里学往实里干往高处走。

抓好顶层设计,构建长效机制。加强思政课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整体设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朝洛蒙同志为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院思政课建设工作,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学单位落实推进”的工作机制,全方位推进思政课建设体系化、规范化、常态化。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课题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党的建设、政治学习、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各领域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我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制定了《8455线路检测中心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以规范学院思政工作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思政工作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切实保障我院思政工作扎实有效的推进。

强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能力。结合本单位人员需求实际情况,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思政专职教师10名,专职辅导员10名,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了思政教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加深思政课教师对党史的学习和领悟,助力思政教师将百年党史融入思政课。成立了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并有4名骨干教师成功入选盟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努力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不断锻造教师思政育人能力,推动思政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拓宽思政维度,形成德育体系。紧扣实践与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将思政教育从校内延展至校外,从课堂拓展至社会,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着力构建“思政+校园、思政+机关、思政+社区、思政+课堂、思政+学科”五位一体的思政教育体系,引导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充分利用校园展板、LED屏和活动室,用精炼的语言、生动的图片展示思政内容、普及思政知识。派出教师深入各旗(县、市、区)机关单位开展宣讲,在全盟范围内广泛营造思政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针对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思政教育深入群众,走进基层。开展了“党史教育进课堂”活动,将党史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思政元素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将思政内容贯穿于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授课计划、培养方案、教案设计,促进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互融互通、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