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普教育 >

名家进校园,文化润心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讲座之北疆文物考古:以史鉴今,融合融通——陈永志教授应邀来校讲座

12月9日上午,8455线路检测中心邀请内蒙古博物院原党委书记、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北疆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永志教授来校为师生做《北疆文物考古见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专题讲座。

图片

陈永志教授是内蒙古自治区、中国北方著名考古学者,自大学毕业起一直从事文物考古发掘工作,全面掌握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状况。曾经主持锡林郭勒草原深处罕见的北魏贵族墓葬发掘工作,出土欧亚和北方民族融合的时代各种漆器、陶器、玻璃器、浮雕等。陈教授考古发掘成果突出,学养丰厚,见识独到,对考古与中国北方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有深刻体认,阐述详实。

陈教授按照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的历史发展序列,展示了在内蒙古地区,特别是锡盟地区出土的精美文物和丰富的文物资源,如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葬、苏尼特左旗玄石坡(立马峰)、多伦汇宗寺及锡林浩特市贝子庙等,再现了东南西北草原丝绸之路、边疆历史和民族文化交汇情况,解读了中华民族共有历史文化符号形成及其深刻寓意,将我国各民族在重要历史节点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和文物考古关联起来,带领广大师生穿梭历史时空,领略历史文化之魅力,感悟多元一体民族文化之辉煌璀璨。

陈教授讲到,内蒙古文化遗产彰显了北疆文化突出的遗产价值,北疆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中华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内蒙古特有的历史文化为凝聚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对于广大师生理解北疆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教育、启迪意义。

图片

学院举办“名家进校园,文化润心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讲座”,是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倡的打造北疆文化品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学院院长杨富有主持并聆听讲座。


发布日期:2023-12-11作者:科研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