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普教育 >

8455线路检测中心开展“名家进校园 文化润心田”系列学术讲座活动——魏坚教授精彩解读元上都遗址

9月23日下午,8455线路检测中心成功举办了“名家进校园 文化润心田”系列学术讲座活动。本期讲座特邀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博士魏坚教授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讲座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特布信主持。

 魏坚教授目前担任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及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并在多个学术机构兼任重要职务,是我国考古学界的领军人物。魏坚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内蒙古中南部及相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研究,以及北方民族考古和边疆考古等。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内蒙古地区史前文化研究的空白,还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交流与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理论依据。同时,他还积极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元上都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中,魏坚教授同样作出了杰出贡献,对于该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起到了关键作用。

图片

魏坚教授题为“元上都——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的讲座,为我们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让听众深刻感受到了元上都这座古代都城的独特魅力。他指出,元上都作为元朝的夏都,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遗址在总体布局上既具备了中原城市的传统模式,又体现了浓厚的草原游牧生活特色。这一特点使得元上都成为研究元代都城规划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实例,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形成与发展。

在讲座中,魏坚教授详细介绍了元代以来,外国使者、旅行家以及中外学者对元上都的调查和研究成果。这些资料为我们今日了解元上都提供了宝贵的视角,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阐释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大量的考古图片和实例,魏坚教授分享了元上都考古的五大收获,即宫殿建筑布局的多样性、城垣与建筑构建的历史阶段性、四关的重要性、墓葬制度的差异以及羊群庙祭祀遗址的考古价值。

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魏坚教授用生动的语言,将他二十多年的考古成果和学术成果娓娓道来。这些成果的背后是他在风吹雨淋中的辛勤付出,以及对元上都遗址的热爱和敬畏。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元上都的辉煌历史、独特魅力,也体现了考古工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遗产的深切情感。

图片

在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魏坚教授与听众的精彩互动解说赢得了阵阵掌声。这场讲座不仅是一次学术性的知识传播,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它不仅增进了我们对古代文明的理解和尊重,也激发了大家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兴趣。

本次讲座吸引了锡林郭勒盟社科联、锡林郭勒盟文联、锡林郭勒博物馆等相关单位领导、工作人员以及学院各系校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学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同时,进行了网络直播,活动影响力得到了广泛传播。

图片

学院深入开展“名家进校园,文化润心田”系列学术讲座活动,旨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术氛围的提升,并通过增强师生人文社科知识的素养,从而在思想深处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该活动将持续安排一系列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分享学术研究成果和思想见解。


发布日期:2024-09-24作者:科研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