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季学期,面对区内疫情不断变化的形势,学院制定了“按期开学、延期返校、先线上后线下”开学方案,并紧锣密鼓的组织教师开展信息化培训,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平台的调试。2月28日,10310名学生顺利通过线上开启了新学期的征程。
在充分总结2020年线上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本次线上教学各专业立足人才培养需求,充分依托现有教学资源,精心谋划,勇于探索,创新线上教学的模式,力争培养标准不降、线上线下同质等效,开创了线上教学的新局面。
医学系凝聚集体智慧,尝试“讲演互动、练习反馈相结合”的在线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线上教学大胆创新 集体备课凝炼智慧
2022年寒假期间,医学系即部署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在学院确定了延期返校、按期开学的工作方案后,各教研室第一时间组织集体备课,针对医学专业的独有特点,在集体的智慧下,创新性的提出了“讲演互动、练习反馈结合”的线上教学新模式,教师们精心编制了适合不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的线上教学的“一课一案”,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图1 教师集体线下、线上集体备课
图2 不断丰富中的线上资源
二、学生主体学练结合 教师主导凸显核心
医学专业教学中需要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较多,线上教学无法像平时那样能够充分的展示操作全程,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技能要领,教师变身“导演”,通过直播、录播、传递资源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操作过程,为拍清一个动作,常常不断变换拍摄的角度,一个动作通过多个机位展示,力求“讲、演”的准确;为确保学生不会练错,教师将技能要点剪辑成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微课、慕课作品,并采取一对一连线、对照指导等方式循环指导,课下要求学生上传练习视频,以便掌握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纠正错误,确保技能操作练习的准确无误。
结合医学专业特色,在线上教学状态下,部分实训课程优化教学方案,调整教学进度,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课堂,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改善学生的线上学习体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图3 教师讲、演教学过程
图4 学生练习过程
三、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课程思政启智润心
教师们在授课中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有机统一,通过搜集展示抗击疫情先进典型、国内外最新疫情防控技术,国内医学技术革新等案例,利用课堂教学、课下拓展等方式,润物细无声般融入思政教学,达到启智润心的教学效果。
课下,班主任教师引导学生规律作息,加强锻炼,做好自我防护,健康生活,努力学习。
图5 课程思政融入
图6 班级管理
四、课后研讨促进反思 监控督导提升质效
为巩固线上课堂效果,帮助学生学会、学好,教师们群策群力,及时教研反思,互相交流研讨、查找不足,注重分析学生课堂反馈和课后评价,推动线上教学的总结和改进。
为确保线上教学有序进行,医学系制定了线上督学工作方案,由医学系领导、教务科、教研室主任组成督学小组,每日利用腾讯小程序进行考勤管理,使用职教云、钉钉的后台督导巡课,通过大数据宏观监测教师线上课堂教学情况;督学人员深入不同授课平台开展听、评课,对整体线上教学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每周进行教学运行情况综合评估,对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力求线上线下同质同效。
图7 医学系在线教学教师考勤管理
图8 线上教学质量评价
图9 督学看课、听课
通过发放的在线教学质量评价表显示出,学生对线上教学效果满意度高,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师的教学过程感到满意。
图10 在线教学质量评价表
图11 学生评教结果
三尺讲台虽移到了线上,黑板也被方寸屏幕所替代,但疫情阻挡不了教师育人的情怀,也无法阻挡莘莘学子对知识的渴望。春暖花开疫终散,言传身教寄师情,学院全体师生必将携手前进,共克时艰,不断创新线上教学模式,力求线上线下同质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