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一村一
开放教育本科
开放教育专科
助力计划
残疾人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任务与意义。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历史主线,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分期和基本框架。掌握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基本方法。

二.本门课程的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既是一门历史课,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其科学体系看,它是一门历史课,从其社会功能看,它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三.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四:脉络结构

一个主题: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归结到底,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切问题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

四条主线:

第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及扩大国际参与,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

第二,第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求强求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第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

第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真理,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框架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

五.基本框架(七个专题):

专题一:落后挨打的屈辱史

专题二:救亡图存的多样探索

专题三: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专题四:中国革命新道路————-从合作到土地革命

专题五: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专题六:新民主主义社会

专题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六、学习方法:

要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考察和分析近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的基本国情,揭示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要有世界的眼光,把中国近现代历史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范围内来考察,从整体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宏观视域来考察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

既要注重学中国近现代史科学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又要注意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的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具体性。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结合历史实际,学习历史文献,增加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又要关注当前的现实,把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