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A.手工业B农业经济C工业D小农经济
2、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标志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 D中华民国建立
3、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 )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4、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5、我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北京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 D 《中法新约》 、
6、近代中国,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A太平天国起义 B三元里人民抗英c义和团运动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7、中日甲午战争中,日军野蛮屠杀和平居民的地点是( )
A.大连B旅顺 c.平壤D.花园口
8、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A林则徐B魏源 C郑观应D康有头
9、较早通过翻译西方著作向国人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的学者是( )
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严复
10、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
A康有为B严复C孙中山 D梁启起
11、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A主权不完整B领土被割占C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12、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天津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13、在下列不平等条件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
1《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14、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朝军备落后 B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c道光帝犹豫不决D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
15、下列哪一个条约并非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定的(
A.《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黄埔条约》
16、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 )
A.商品市场 B.原料产地 C.半殖民地 D.殖民地
17、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
A先于中国资产阶级
B晚于中国资产阶级
c同时于中国资产阶级 D几乎同时于中国资产阶级
1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
1是完全对立、坚决反对的 B是完全依赖、坚决追随的 C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 的一面 D只反对本国封建主义,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
19、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20、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主要出发点是( )。
A. 反对贪官污吏 B.发展资本主义 C.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D.争取民主
21、割占我国九龙半岛南端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 《 条约》 D.《马关条约》
22、 1898年把我国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23、火烧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
A.鸦片战争时的英军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英法联军 C.甲午战争时的日军 D.八国联军
24、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的英国人是( )
A.普鲁斯 B.赫德 C.金登干 D.李提摩太
25、在中法战争期间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爱国将领是( )。
A. 关天培 B.陈化成C.冯子材 D.邓世昌
26、在甲午战争中英勇殉国的爱国将领是( )
A.关天培 B.陈化成C.邓世昌 D.海龄
27、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B.清朝政府的顽强抵抗 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世界舆论的反对
28、“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哪一篇著作( )
A. 《四洲志》 B. 《海国图志》 c. 《瀛环志略》 D. 《筹海篇 》
29、哪一次战争后中国人开始有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战争后
30、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
A. 美国B.英国c.日本 D.俄国
31、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
A、义和团运动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D、反教会斗争
3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 )
A.日本 B.俄国 c.德国 D.英国
33、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半殖民地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34、中国无产阶级诞生于( )。
A. 19世纪40、50年代B. 19世纪70年代 c. 19世纪90年代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3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在19世纪( )
A. 60年代B. 70年代。 C.80年代D. 90年代
36、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认识( )
A,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近代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过程 C.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D.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
37、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取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 )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B.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D.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38、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富裕的前提条件是( )
A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B.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39、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
A.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B.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C.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40、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41、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 )
A、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 1790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42、 《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有相似之处是都主张( ) A,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 B.向西方学习 c.进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43、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殖民地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
44、西方歹 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 )
A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B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半殖民地 C为了传播文明
D为了使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45、“我们京 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这句话反映的事件是( )
A南京大屠杀B火烧圆明园 C旅顺大屠杀惨案 D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46.导致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主要原因是( )
A帝国主义侵略B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C封建主义压制: D 经济技术落后
47.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中国人民族意识普遍觉醒是在( )
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48.( )考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A、英国B、法国C.美国 D、德国
49、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 )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А, 1840 B, 1911 C, 1919 D, 1949
50.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 )国家。
A、殖民地 B、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 D、半殖民地半封建
51、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有力地证明,只有( )才能领导和团结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新胜利。
A、农民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中国共产党D、中国国民党
52、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 )思想为核心。自汉武帝统治时期始,成为 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А 法家B、道家c.墨家 D、儒家
5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侵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54、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
C使帝国主义开始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
E.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55、近代历史上,中国不败而败的对外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中日战争
56、《马关条约》签订后,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要求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这三国是( )
A、英法得B、俄意曰c、俄法德 D、德日
5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58、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 B、洋务派开办的工厂 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
59、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C.对外贸易发达,财政收支状况良好 D.中国已经开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0、最先取得0修筑铁路@领事裁判权3开设工厂④强占租界地侵华特权的国家依次是( )
A.英、法、美、日B.法、英、日、础C.俄、法、日、英D.俄、英、日、法
61、外国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是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 B.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尼 c.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D.中法战争《中法和约》签订后
6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C.教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63、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 )
A.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B.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
C.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
D.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
64、近代中国丧失下列主权的先后顺序是( )
(1)中国海关管理(2)内河航运权(3)关税自主权(4)司法主权
А. (1)(2)(3). b(1)(2)(3)(4) c(2)(3)(4) d(1)(2)(3)(4)
65、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 响是: ( )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