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一村一
开放教育本科
开放教育专科
助力计划
残疾人教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艺术学概论是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管理方向)的限选课程。为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依据本专业和中央电大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制定江苏电大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一、课程概况

1.课程的性质、特点

艺术学概论是“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管理方向)(本科)一门通识型课程。艺术学概论是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这门课程。从2001年起,教育部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科起点本科”(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2.课程学习的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16种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和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能够运用艺术基本理论和知识,鉴赏和分析具体的艺术作品,能够写出初步的文艺评论文章,达到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互促进,提高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的目的。

3.课程媒体教材及辅导

(1)文字教材

主教材:《艺术学概论》(新版),彭吉象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本教材是基本教材,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在基础上,可采用多种手段(如录像教材、IP课件等)组织教学,对主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再作补充分析和阐释。

辅导教材:《艺术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张瑞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多媒体教材

录像教材:《艺术学概论录像教学片》,中央电大。

IP课件:中央电大。

(3)网上辅导

以上各种媒体,应以教材为核心,主教材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本课程学习的最基本依据;相关的文字教材也是必须熟练掌握的。其他媒体的作用主要在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把握各种知识点,为大家解决个别疑难问题,而不能作为掌握系统知识的途径。网上辅导可作为学习的参考,并将提示教学重点,供复习之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 编   艺术总论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1.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2.  掌握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研究的重要启示。

3.  掌握艺术的基本特征,并能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去理解和认识。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六种观点。

2.理解艺术的起源是多元决定的。

3.理解和认识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之中。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1.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

   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当代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了解席勒的美育理论。

4.掌握艺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1.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

    2.掌握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中 编   艺术种类

第五章        实用艺术

1.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六种方法。

2.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3.掌握各类实用艺术的主要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

4.  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5.  掌握建筑艺术的时代民族性特征。

6.  掌握中国园林的民族特色。

       第六章  造型艺术

 1.了解和掌握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

2.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3.掌握中国画的突出特点。

4.了解西方雕塑史上的几个高峰时期。

5.了解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

       第七章  表情艺术

       1.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

2.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3.了解怎样欣赏交响乐。

第八章        综合艺术

1.了解和掌握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

2.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3.掌握中国戏曲独特的审美特征。

4.了解影视艺术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

第九章        语言艺术

1.了解和掌握语言艺术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

2.理解语言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下  编    艺术系统

第十章  艺术创作

1.了解艺术家的主要特点。

2.掌握艺术创作的过程。

3.了解艺术创作心理,理解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

4.理解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

1.理解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的具体涵义。

2.结合中外优秀作品的赏析理解典型与意境。

3.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理解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的关系。

第十二章  艺术鉴赏

1.了解艺术鉴赏的特点与艺术鉴赏力的培养。

2.了解艺术鉴赏审美心理的基本要素。

3.结合艺术欣赏实践理解和认识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4.了解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征。

在学习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大纲和本实施细则,对课程内容分了解、理解和掌握两个层面进行把握。

了解层面:要求了解艺术学的基础理论,了解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性问题。

理解和掌握层面:要求理解教材中涉及的各类重要观点,并能加以展开论述;或者能通过具体的作品分析理解和掌握理论问题。

        各章重点内容也可参看网上辅导。

 

三、教学进度与学习方法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其中录像课20学时,IP课件13学时。

1.进度安排

艺术学概论教学进度表

 

 

时 间

主要内容

建议学时

教学形式

助学媒体

上 编   艺术总论

第1周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4

面授 录像 讨论等

录像第1讲   网上辅导1  IP课件1

第2周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4

面授 录像 讨论等

录像第2讲   网上辅导2  IP课件2

第3周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4

面授 录像 讨论等

录像第3讲   网上辅导3  IP课件3

第4周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4

面授 录像 讨论等

录像第4讲   网上辅导4  IP课件4

中 编   艺术种类

第5周

第五章

实用艺术

4

面授 录像 讨论等

录像第5讲    网上辅导5  IP课件5

第6周

第五章  实用艺术

第六章  造型艺术

2

2

面授 录像 讨论等

录像第6讲    网上辅导5  IP课件5

录像第7讲    网上辅导6  IP课件6

第7周

第六章  造型艺术

4

面授 录像 讨论等

录像第8讲    网上辅导6  IP课件6

第8周

第七章  表情艺术

4

面授 录像 讨论等

录像第9、10讲    网上辅导7  IP课件7

第9周

第八章  综合艺术

4

面授 录像 讨论等

录像第11讲    网上辅导8  IP课件8

第10周

第八章           综合艺术

第九章           语言艺术

2

2

面授 录像 讨论等

录像第12讲    网上辅导8  IP课件8

录像第13讲    网上辅导9  IP课件9

第11周

第九章  语言艺术

4

面授 录像 讨论等

录像第14讲   网上辅导9  IP课件9

下  编    艺术系统

第12周

第十章  艺术创作

4

面授 录像 讨论等

录像第15讲   网上辅导10  IP课件10

第13周

第十章           艺术创作

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

2

2

面授 录像 讨论等

录像第16讲   网上辅导10  IP课件10

录像第17讲   网上辅导11  IP课件11

第14周

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

4

面授 录像 讨论等

录像第18讲   网上辅导11  IP课件11

第15周

第十二章  艺术鉴赏

4

面授 录像 讨论等

录像第19、20讲  网上辅导12  IP课件12

第16周

总复习

4

面授 讨论

IP课件等

IP课件13

 

 

2.学习方法建议

(1)基本思路

理清主教材的基本思路,掌握主教材的基本框架,抓住重点和难点,理论学习与艺术鉴赏实践相联系。

(2)具体方法

通读文字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把握整体内容;

在通读主教材的基础上参加面授辅导课、收视录像教材和IP课件,明确要点,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通过直观的形象加深理解;(在本课程的面授辅导和学习中,要十分注意运用具体的作品等感性材料,以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

参加网上辅导,解决疑难问题,获取相关教学信息;

重点选读、选看主教材涉及的作品、文章、著作等,参观有关展览,观摩有关影视作品;

在社会生活中注意接触、了解和感知主要的艺术种类,分析、领会其特点,以进一步加深理解教材中的观点;

认真完成“思考和练习”题以及形成性考核安排的平时作业。

 

 

四、平时作业要求与课程考试

       1.平时作业

       本课程平时作业是课程考核的组成部分(形成性考核),分为记分作业和不记分作业两部分。

       记分作业:网上统一布置,共4次,面授教师批改,江苏电大不定期抽查。以20%分值记入总分。

       不记分作业:由面授教师根据课程总的教学要求,结合教学进度布置。内容可以是对教材某一理论问题的探讨、分析,可以是对某一具体作品的鉴赏、评论等;由面授教师批改,不记分。

       学生应该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平时作业;各面授教师应该认真批改、撰写评语,进行评讲;还要做好整理档案工作,以备抽查。在课程期末考试前半个月将学生的记分作业成绩汇总交学校教务处。

       对于优秀的论述题,面授教师可以推荐到各市电大网页上发表;也可以向江苏电大推荐,由省大电大统一推荐到网页上发表。

       2.课程考核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其中,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成绩占总分的20%,终结性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80%。

期末考试为闭卷形式;卷面成绩100分。客观性试题占40%左右,主观性试题占60%左右;试题类型主要有名词解释(12%)、填空题(20%)、简答题(21%)、论述题(24%)和鉴赏分析题(23%)。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