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类别:专业 必修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08
先修课程: 社会学
二、课程的性质、教学任务和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教学任务: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积极参加教师组织的政策讨论、辩论活动;在社会中,关心社会中客观存在的政策问题,并以积极的心态分析社会问题、酝酿解决方案。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掌握分析和评估社会政策的基本方法;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目前国内在社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并积极参与社会的制度建设。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学时分配及基本内容
第一章 社会政策的内涵和功能(4学时)
(一)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掌握: 社会政策的概念;
理解: 社会政策主体与客体;
了解: 社会政策的分类和功能。
重点:
1、社会政策的内涵;
2、社会政策主体与客体。
难点:
社会政策主体与客体
(二)学时分配及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内涵(1学时)
第二节 社会政策的分类和功能(1学时)
第三节 社会政策主体与客体(1学时)
第四节 社会政策环境(1学时)
第二章 社会政策的发展历史(2学时)
(一)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掌握: 西方社会政策的发展;
理解: 社会政策的改革;
了解: 社会政策的扩展。
重点:
1、西方社会政策的发展;
2、社会政策的扩展。
难点:
社会政策的改革
(二)学时分配及基本内容
第一节 西方社会政策的出现(0.5学时)
第二节 西方社会政策的发展(0.5学时)
第三节 社会政策的扩展(0.5学时)
第四节 社会政策的改革(0.5学时)
第三章 社会政策理论的发展演变(2学时)
(一)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掌握: 20世纪前后期社会政策理论;
理解: 19世纪前后期的社会政策;
了解: 19世纪前后期的社会理论。
重点:
20世纪前后期社会政策理论
难点:
20世纪前后期社会政策理论
(二)学时分配及基本内容
第一节 19世纪前后期的社会政策理论(1学时)
第二节 20世纪前后期社会政策理论(1学时)
第四章 社会政策的制定(4学时)
(一)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掌握: 社会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理解: 社会政策制定的程序;
了解: 社会政策制定的依据。
重点:
1. 社会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2. 社会政策制定的程序。
难点:
社会政策制定的程序
(二)学时分配及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政策制定的依据(1学时)
第三节 社会政策制定的程序(2学时)
第五章 社会政策的实施(2学时)
(一)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掌握: 社会政策的执行;
理解: 社会政策的调整;
了解:我国社会政策。
重点:
社会政策的调整。
难点:
社会政策的执行。
(二)学时分配及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执行(1学时)
第二节 社会政策的调整(1学时)
第六章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2学时)
(一)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掌握: 生育政策;
理解: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现状;
了解: 中国生育政策的演变。
重点:
2. 中国生育政策的演变。
难点: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现状
(二)学时分配及基本内容
第二节 生育政策概述(0.5学时)
第三节 中国生育政策的演变(0.5学时)
第四节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现状(0.5学时)
第七章 中国劳动就业政策(4学时)
(一)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掌握:就业保护与劳动安全政策;
理解:中国劳动就业政策的调整;
了解:中国劳动就业政策的演变。
重点:
难点:
中国劳动就业政策的调整
(二)学时分配及基本内容
第一节 中国劳动就业政策的演变(1学时)
第八章 中国社会保障政策(4学时)
(一)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掌握:中国社会保险政策;
理解:中国社会救济政策;
了解:中国社会福利政策。
重点:
1. 中国社会保险政策
2. 中国社会救济政策
3.中国社会优抚政策
4.中国社会福利政策
难点:
中国社会保险政策
(二)学时分配及基本内容
第一节 中国社会保险政策(1学时)
第二节 中国社会救济政策(1学时)
第三节 中国社会优抚政策(1学时)
第四节 中国社会福利政策(1学时)
第九章 中国教育政策(2学时)
(一)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掌握:中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内容;
理解:教育扶贫与民办教育政策;
了解:教育扶贫与民办教育政策。
重点:
1.中国教育政策的演变;
2.中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内容;
3.教育扶贫与民办教育政策。
难点:
教育扶贫与民办教育政策
(二)学时分配及基本内容
第一节 中国教育政策的演变(0.3学时)
第二节 中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内容(0.3学时)
第三节 教育扶贫与民办教育政策(0.4学时)
第十章 中国城镇住房政策(2学时)
(一)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掌握: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政策;
理解:中国城镇住房政策改革;
了解:中国传统城镇住房政策的出现。
重点: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政策
难点:
中国城镇住房政策改革
(二)学时分配及基本内容
第一节 中国传统城镇住房政策的出现(0.3学时)
第二节 中国城镇住房政策改革(0.3学时)
第三节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政策(0.4学时)
第十一章 中国公共卫生政策(2学时)
(一)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掌握: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主要内容;
理解:中国公共卫生政策发展趋势;
重点:
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主要内容
难点:
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主要内容
(二)学时分配及基本内容
第一节 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中国公共卫生政策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中国社区发展(2学时)
(一)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掌握:中国社区管理政策;
理解:中国社区服务政策;
了解:中国社区经济政策。
重点:
中国社区服务政策
难点:
中国社区经济政策
(二)学时分配及基本内容
第一节 中国社区管理政策
第二节 中国社区服务政策
第三节 中国社区经济政策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讲授为主教学,辅之以必要的讨论和实践等教学基本方法和形式。
五、成绩评定
以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作业及综合应用和小论文综合评定成绩。
总成绩=考勤+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平时测验+期末考试
六、其它说明
教学大纲撰写人:苏志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伊宝德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教学院长:孙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