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开放教育的学习方法
第一节 阅读与听讲
一、阅读
在开放教育的学习中,阅读的内容包括文字教材、网络课程等。
文字教材因为便于携带可以随时随地阅读。网络课程需要通过电脑或者移动学习工具(如智能手机、MP4)进行阅读。
二、听讲
开放教育学习中的听讲,主要是指面授辅导课、录像课程、录音课程以及网络课程的听讲。
面授辅导课一般由教学点安排进行,由当地的辅导教师进行课堂面授;在当地缺乏辅导教师的情况下,会由上一级电大通过双向视频进行远程面授辅导。每学期的面授辅导安排一般在开学时公布。开学后,可以向学校领取所修专业面授辅导安排表。
第二节 学习笔记
一、记笔记
无论是使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自学,还是听老师讲课,做好笔记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记笔记,要以积极的思考为基础,并使用自己重新组织过的语言,随时把你对于内容的理解记录下来,不要简单地从教材中抄录原文。如果做笔记时不动脑筋,不反映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归纳整理
归纳是从大量的个别事实形成一般性理论认识的方法。例如:
甲地搞智力投资,提高了生产率
乙地搞智力投资,提高了生产率
丙地搞智力投资,提高了生产率
(甲、乙、丙地是全国的一小部分地区,经分析得知,搞智力投资与生产率之间有必然联系)
所以,凡是搞智力投资的地方,都会提高生产率。
归纳法可以化繁为简,提高记忆效果,是学习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每次自学或听讲结束后,应尽可能及时地整理和归纳笔记,“温故而习之,不亦乐乎”。
第三节 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法就是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学习者自愿组合成自主学习小组,互相鼓励,共同讨论,共同克服学习困难,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互帮互助的学习组织策略。小组学习是开放教育学生协作学习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
如何组织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可以按照所属的社区地域进行分组,比如住在一个小区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也可以按所属的工作单位进行分组,比如,在同一家企业上班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还可以按所学的专业、课程进行分组。也可以把以上分组方法结合起来分组。一个学习小组的人数,一般以3-5人为宜。
如何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
第一,明确角色分工。
第二,明确小组活动主题。
第三,明确小组活动的程序。
第四,合理安排小组活动的次数和时间。
第四节 练习、复习与准备
一、练习 | |
平时作业是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多数课程来说,只有认真完成并按时上交平时作业,并且达到一定的分数标准,才能获得参加期末考试的资格。否则,你将不能参加期末考试。因此,一定要重视平时作业。
二、复习
每次复习不一定要花很多的时间,关键在于多次反复,直到牢记为止。你可以在每天睡觉前花10到20分钟,将前一天或前几天的学习内容回忆一遍;在每个周末花20到40分钟,将本周和上一周的学习内容回忆一遍。如果有遗忘的地方,就翻开教材浏览一遍。利用这种方法,反复几次后,你学过的内容就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考试前再复习就会轻松得多。
三、考试准备
按考试方法进行分类,开放教育课程的期末考试可分为笔试、口试、听力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等多种方式。具体每门课程采用的考试方式是根据课程特点确定的。
按是否开卷进行分类,一般又可分为开卷、半开卷和闭卷三种。其中,开卷考试允许带教材等资料进入考场,但不允许互相讨论,须由个人独立完成答卷;半开卷考试允许带一张答案纸进入考场,一般要求是A4纸,你可以将考试中可能用到的最重要的知识点写到这张纸上,但是,只能手写,不能打印;闭卷考试不允许带任何学习资料进入考场,考生必须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独立作答。考试时间一般为90-120分钟。
参加考试时必须要携带的证件有:身份证、学生证和准考证。其中,准考证在考试前一般由班主任或教学部门发放,准考证上会注明考生基本信息及考试科目、时间、地点等内容。
第五节 实践实习
实践环节是开放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开放教育的实践环节一般包括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两部分。
课程实践一般包括课程实务、课程实验、案例分析、课程社会调查、课程大作业、实践性课程等。课程实践环节一般根据老师的安排如期完成即可,通常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记录。
综合实践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环节,不得免修,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集中进行,故也叫集中实践环节。该环节由中央电大统一制定教学大纲或要求,各地电大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或要求组织实施和考核。综合实践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根据专业性质不同,一般采取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形式开展。
第六节 寻求帮助
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在自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此时,你需要学会寻求帮助。在前面的章节中先后介绍过一些获取帮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