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本课程是开放教育专科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选修课。课内学时72课时。4学分。建议第三学期开设。
2、本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具备必要的秘书理论、秘书业务知识。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秘书活动的沿革,秘书理论知识,秘书活动实践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由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课堂讲授侧重借助多媒体手段教学,并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
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分为三级:
(一)重点掌握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融汇贯通,进行分析、综合。
(二)一般掌握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其基本情况。
(三)一般了解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有一定印象。
在本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部分,每章节之前均指出“重点掌握”内容,其余为“一般掌握”的内容。
三、教学媒体
文字教材:
基本教材是《普通秘书学》(董继超主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一版,2008年3月第22次印刷)。
四、课程主要内容以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联系
1.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绪论
*第一节 秘书学的学科对象
一、秘书活动是秘书学的对象
二、秘书活动的基本要素
三、秘书活动的性质及特征
第二节 秘书学的研究领域
一、秘书史
二、秘书理论
*三、秘书业务
*四、秘书技术
第三节 秘书学的相关学科
一、秘书学与决策学的关系
二、秘书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三、秘书学与行政学的关系
四、秘书学与文书学的关系
五、秘书学与应用写作的关系
六、秘书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七、秘书学与公共关系学的关系
第四节 秘书学的性质和研究方法
一、秘书学的学科类型
*二、秘书学的学科性质
三、秘书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秘书活动的沿革
第一节 我国秘书活动的起源
*一、秘书活动产生的条件
二、秘书活动产生的标志
第二节 我国古代的秘书活动
一、古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名称演进
*二、古代秘书活动的基本特点
*三、古代秘书工作的主要制度
四、古代社会对秘书的素质要求
第三节 我国近代的秘书活动
一、近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名称演进
二、近代秘书活动的基本特点
第四节 我国现代的秘书活动
一、国民政府的秘书活动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秘书活动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秘书活动
*第二章 秘书人员
第一节 秘书的概念
一、研究秘书概念的意义
二、不同秘书概念之比较
三、秘书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秘书的类型
一、按职业性质分类
二、按业务范围分类
三、按工作岗位分类
四、按辅助对象分类
第三节 秘书的层次
一、从组织级别上区分
二、从辅助功能上区分
三、从职位分类上区分
*第三章 秘书工作
第一节 秘书工作概述
一、秘书工作的概念
二、秘书工作的类型
三、秘书工作的作用
第二节 秘书工作的内容
一、秘书工作的范围
二、秘书工作的发展
三、秘书工作的趋势
第三节 秘书工作的原则
一、准确原则
二、及时原则
三、严谨原则
四、同步原则
五、保密原则
第四章 秘书机构
*第一节 秘书机构概述
一、秘书机构的概念
二、秘书机构的性质
三、秘书机构的作用
第二节 秘书机构的设置
*一、秘书机构设置的原则
二、秘书机构的组织模式
三、秘书机构的布局方式
*第三节 秘书机构的建设
一、秘书队伍的建设
二、秘书制度的建设
三、秘书机构的改革
*第五章 秘书职能(上)
第一节 辅助决策
一、辅助决策概述
二、辅助决策的原则
三、决策中的秘书活动
第二节 协助管理
一、协助管理概述
二、管理中的秘书活动
三、督促检查
第三节 沟通信息
一、沟通信息概述
二、沟通信息的原则
三、信息处理的过程
第六章 秘书职能(下)
*第四节 协调关系
一、协调关系概述
二、秘书协调的范围
三、协调工作的程序
四、协调工作的方法
第五节 保守秘密
*一、保守秘密概述
*二、保密工作
三、秘书机构的保密
第七章 秘书资格
*第一节 秘书的职业道德
一、秘书职业道德的意义
二、秘书的职业道德规范
三、秘书职业道德修养
*第二节 秘书的知识构成
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二、秘书的知识结构
三、秘书知识结构的优化
第三节 秘书的基本能力
一、能力是称职秘书的必备条件
*二、秘书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三、秘书基本能力培养
第四节 秘书的心理素质
一、秘书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优秀秘书的心理品质
三、秘书的心理健康
第八章 秘书工作方法
第一节 秘书工作的辩证方法
一、按领导意图办事与发挥主动性的辩证统一
二、业务分工与相互配合的辩证统一
三、事务性工作与参谋性工作的辩证统一
四、对领导者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辩证统一
五、保守秘密与信息共享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秘书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调查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三、参谋方法
*第三节 秘书工作的常规方法
一、受意方法
二、请示方法
三、报告方法
四、挡驾方法
第九章 文书管理
*第一节 文书管理概述
一、文书与文书管理
二、文书管理的基本原则
三、公文管理的意义
*第二节 文书管理的程序
一、制发阶段
二、传递阶段
三、办理阶段
四、保管阶段
第三节 文书的撰写
一、文书撰写的重要意义
*二、文书撰写的总体特征
三、文书撰写的宏观过程
四、文书撰写的微观过程
第十章 会议组织
第一节 会议组织概述
*一、会议的涵义
二、会议的类型
*三、会议组织的功能
第二节 会议组织的程序
一、会前工作
二、会中工作
三、会后工作
*第三节 会议工作的要求
一、准备要充分
二、组织要严密
三、服务要周到
四、安全要保证
五、会风要改进
第十一章 商务谈判
第一节 商务谈判概述
一、谈判与商务谈判
* 二、商务谈判的基本要素
三、谈判的类型
四、商务谈判的特点
* 第二节 商务谈判中的秘书工作
一、商务谈判的准备阶段
二、商务谈判的进行阶段
三、商务谈判的结束阶段
第三节 秘书授权谈判的注意事项
* 一、把握自身的双重角色
二、制定和运用谈判策略
三、提高自身素质
第十二章 信访工作
第一节 信访工作概述
* 一、信访工作的涵义和要素
二、信访工作的任务
三、信访工作的意义
第二节 信访工作的原则和制度
一、信访工作的基本方针
* 二、信访工作的原则
三、信访工作的制度
* 第三节 信访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一、信访
二、受理
三、办理
第十三章 接待工作
第一节 接待工作概述
* 一、接待的涵义
二、接待的类型
三、接待工作的作用
* 第二节 接待工作的要求
一、热情大方
二、细致周到
三、确保安全
四、俭省节约
五、内外有别
第三节 接待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一、接待工作的一般程序
二、外事接待工作的一般程序
三、接待内宾的方法
* 第四节 接待的礼仪
一、接待规格
二、称谓
三、致敬
四、介绍
五、交谈
六、宴请
第十四章 事务处理
* 第一节 事务处理概述
一、事务处理的涵义
二、事务处理的特点
三、事务处理的意义
第二节 值班事务
一、值班的涵义与功能
二、值班工作的任务
* 三、值班工作制度
第三节 印章管理
一、印章的制发
* 二、印章的使用
三、印章的保管
第四节 电话使用
一、电话及其类型
二、通话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 三、打电话的原则
第五节 电报、电传、传真
一、电报
二、电传
三、传真
第十五章 领导者事务活动安排
第一节 领导者事务活动安排概述
一、领导者事务活动的涵义和范围
二、领导者事务活动的特点
三、领导者事务活动安排的意义
* 四、领导者事务活动安排的原则
第二节 领导者事务活动安排的内容和方法
一、领导者日常活动安排
二、领导者节日活动安排
三、领导者视察活动安排
四、领导者会见、会谈安排
五、领导者出席庆典仪式安排
* 第三节 领导者商务旅行安排
一、确定旅行日程和任务
二、拟定旅行计划
三、订票
四、准备旅行物品
五、秘书同行时的注意事项
六、领导者出发时
七、领导者离开后
八、领导者回来时
第十六章 党政秘书工作
第一节 党政秘书工作的历史渊源
* 一、党政秘书工作的涵义
二、党政秘书工作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党政秘书工作的特点
一、政务性
二、综合性
三、从属性
* 第三节 党政秘书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政治可靠
二、作风优良
三、纪律严明
四、知识广博
五、业务熟练
第十七章 企业秘书工作
* 第一节 企业秘书工作的涵义和由来
一、企业秘书工作的涵义
二、企业秘书工作的由来
三、企业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企业秘书工作的特点
一、经营性
二、专业性
三、时效性
第三节 企业秘书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企业秘书应具备企业家式的眼光和头脑
二、企业秘书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三、企业秘书必须掌握现代管理原理和原则
四、企业秘书必须具有信息处理能力
五、企业秘书必须提高公关本领
第十八章 涉外秘书工作
第一节 涉外秘书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 一、涉外秘书工作的涵义
二、秘书工作的产生
三、涉外秘书工作的发展
* 第二节 涉外秘书工作的特点
一、跨国性
二、商务性
三、单一性
四、双语言
五、女性化
第三节 涉外秘书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涉外秘书的职业道德
二、涉外秘书的专业知识
三、涉外秘书的工作技能
四、涉外秘书的文化修养
第十九章 私人秘书工作
第一节 私人秘书工作的涵义和沿革
一、私人秘书和私人秘书工作
二、私人秘书工作的沿革
* 第二节 私人秘书工作的特点
一、选择的双向性
二、工作的技能性
三、职能的综合性
四、关系的雇佣性
第三节 私人秘书工作的任务
一、私人秘书工作的任务
二、私人秘书工作的一般任务
第四节 私人秘书的素质要求
一、私人秘书素质要求的特殊性
二、重视私人秘书队伍的管理
第二十章 现代秘书职业
第一节 现代秘书职业概述
一、秘书职业化的过程
二、秘书职业化的标志
* 三、现代秘书职业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现代秘书教育
一、转变教育观念
二、划分教育层次
三、改革课程体系
四、改革教学方法
五、更新师资队伍
六、强化就业指导
七、重视在职教育
第三节 现代秘书职业的谋求
一、求职准备
二、自我推荐
三、接受考试
2.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为本专业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员提高秘书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助于学员学好其他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