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一村一
开放教育本科
开放教育专科
助力计划
残疾人教育

社会福利与保障课程导学资料

 第一部分 教学大纲说明

  一、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开放教育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是开放大学根据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迫切需要,对学员进行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教育,提高学员岗位从业能力而设置的。《社会福利与保障》是社会工作专科的专业必修课程,其目的是主要培养建设我国和谐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我国社会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有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和社会调查研究技能;能够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本课程的任务

  《社会福利与保障》是社会工作专科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了社会福利的认知,其中包括社会福利基础知识,社会福利福利制度与政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社会福利服务机构认知,包括我国现行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体系,我国现行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管理体系;老年人福利服务,老年人福利服务需求认知与发展方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等;儿童福利服务,包括儿童福利服务的具体制度与政策,儿童福利机构养育,家庭寄养,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等;残疾人福利服务,包括残疾人福利服务的具体制度与政策残疾人生活服务,康复服务,教育服务,就业服务等;社会福利组织资源筹集与供给,包括社会福利资源筹集社会福利供给等。

  三、教学对象

  具有国家高中、中专、技校及以上文凭的成人学员。

  四、课程的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计划90学时,5学分,第四学期开设。

  五、教学要求

  1. 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习题课讨论的形式进行,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方法上应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宜采用自学指导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多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讨论课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提倡习题课采用讨论的形式进行,在教师引导下以讨论、交流结合教师讲解进行

2.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社会福利与保障的知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做到三个统一,即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继承性与求新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统一。

4.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课程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

5.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员对有关内容能够知道是什么,了解社会福利与保障的起源和发展,并能够正确加以表述;

  掌握:要求学员对有关内容能够理解为什么,把握决策思路;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有关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正确地应用。

  六、教学环节

  1.面授辅导:这是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员接触教师、解决疑难问题、进行双向交流的有效途径。面授辅导以教学大纲为指南,通过讲解、讨论、座谈、答疑等方式培养学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辅导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了解和熟悉远程教育规律,研究成人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2.自学: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是远程开放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学生系统获取学科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鼓励学生通过网上辅导资源等途径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员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实验课堂并进行交流,学员要撰写实践报告。

  4.考核:考核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员对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价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50%。没有完成平时作业者不能取得本课程的终结性考核资格或本课程的学分。

  七、课程的媒体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学、IP课件、网上动态资源。

  八、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与本课程教学相衔接的课程分为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等;后续课程有《社会工作政策法规》、《社区工作》等。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媒体使用

  本课程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网上动态资源等。文字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媒体。网上动态资源则根据教学进度和计划,讲授教学重点、难点、疑点为学员提供本课程的教学辅导和相关最新发展动态,并提供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二、学时分配比例

  本课程总学时为90学时。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其中

讲授

实践

其他

1

学习情境一 社会福利认知

9

6

 

 

2

学习情境二 社会福利机构认知

9

3

 

 

3

学习情境三  老年人福利服务

21

9

1

 

4

学习情境四  儿童福利服务

21

9

1

 

5

学习情境五  残疾人福利服务

21

6

1

 

6

学习情境六 社会福利组织资源筹集与供给

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