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 将我国的社会福利概念界定为狭义的社会福利是基于我国的( )。
A. 基本国情 B. 人民意愿 C. 政策要求 D.法律规定
2. 我国全面启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年份是( )。
A. 1998年 B. 1999年 C. 2000年 D.2001年
3. 社会福利制度包括一定的法律制度和( )。
A. 社会政策 B. 救助行为 C. 实施对象 D.实施主体
4. 将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划分为治疗型、康复型、收养型、疗养型、信息咨询服务型和文化教育型是按照( )进行的分类。
A. 所有制性质 B. 经营性质 C. 援助对象 D.专业化服务功能
5. 筹办社会福利服务机构时,申办人需要向( )部门提出申请。
A.国家民政部 B.街道民政科 C.区(县)民政局 D.社区居委会
6. 当前我国社会福利服务的主要方式有社区服务和( )。
A. 机构服务 B. 院舍服务 C. 企业服务 D. 个人服务
7. 由政府向特殊困难老年群体发放助老服务券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属于( )。
A.社区提供专项服务 B. 政府购买服务
C. 志愿者提供服务 D.邻里互助服务
8. 社会福利服务机构按照经营性质可分为非营利机构和( )。
A.公办机构 B. 民办公助机构 C. 生活救助机构 D.商业型机构
9. 我国社会福利的保障对象是( )。
A. 全体社会成员 B. 老年人 C. 生活困难的群体 D.残疾人
10.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中的第二阶段是( )。
A. 快速老龄化阶段 B. 加速老龄化阶段
C. 重度老龄化阶段 D. 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
11. 社区养老的无偿服务对象是指( )。
A. 未享受民政救助的80周岁以上的“空巢”老人
B. 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但生活仍很困难的老人
C. 有一定经济能力的老人
D. 年满70周岁,属于重点优抚对象的老人
12. 国家对社会福利投入的主要形式有税收优惠和( )。
A. 财政投入 B. 减征营业税 C. 慈善资金 D.福利彩票资金
13. 将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划分为公办类和公办民助类是按照( )进行的分类。
A. 所有制性质 B. 经营性质 C. 援助对象 D.专业化服务功能
14. 老年人希望一旦生病时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是出于( )。
A. 生理需求 B. 安全需求 C. 归属与爱的需求 D.尊重需求
15. 短期接待老年人托管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是( )。
A. 养老院 B.老年社会福利院 C. 护养院 D.托老所
16. 如果某残疾人的最佳矫正视力为0.05~0.1,则他被评定为( )。
A. 一级盲 B.二级盲 C. 一级低视力 D. 二级低视力
17. 目前中国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已有( )。
A. 1部 B. 10部余 C. 50多部 D. 100余部
18. 国家对社会福利投入的主要形式有财政投入和( )。
A. 税收优惠 B. 减征营业税 C. 慈善资金 D.福利彩票资金
19. 采用小家庭分养方式,由一位女士充当家庭中的“妈妈”,每个家庭有6~8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孤儿组成的儿童福利机构是( )。
A. 儿童福利院 B. SOS儿童村
C. 综合福利院儿童部 D.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20. 目前中国在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的专门性法规已有( )。
A. 1部 B. 10部余 C. 50多部 D. 100余部
21.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预测,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 )。
A. 1. 78亿 B. 1.19亿 C. 2. 48亿 D. 4亿
22. 以居家养老服务及其支持性措施为主的社会福利服务模式是( )。
A. 英国模式 B. 瑞典模式 C. 日本模式 D.香港模式
23. 经过法定程序,将民政部门监护的或其他有需要儿童委托在符合条件的社会家庭中养育的模式是( )
A.寄养 B. 助养 C. 收养 D. 机构照料
24. 社区养老服务及补贴申请流程的第一步是( )。
A. 提出申请 B.评估和审批 C. 服务确认和提供 D.服务变更和终止
25. 我国一般将儿童的年龄范围限定在( )。
A. 3~6岁 B. 0~12岁 C. 0~14岁 D. 0~18岁
26. 家庭寄养服务机构派出家庭寄养监督员的目的是( )。
A. 不定期到寄养家庭检查、监督 B. 发放家庭寄养费用
C. 了解寄养儿童生活、学习情况 D. 不需要帮助寄养家庭解决困难
27. 下列属于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建设的是( )。
A. 出版盲人有声读物 B. 建设盲道
C. 改造卫生间 D. 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28. 儿童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遵守作息制度习惯的关键时期是( )。
A. 出生后6个月 B. 出生后9个月~1岁 C. 2~3岁 D.2.5~3.5岁
29. 根据《家庭寄养管理办法》的规定,不符合寄养家庭条件要求的是( )。
A.有寄养所在地的常住户口
B. 有固定的住所
C. 家庭成员未患有传染病或精神疾病
D. 主要照料人的年龄在30岁以下
30. 1982年,首次将“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劳动、生活和教育”的内容纳入的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刚要》
D. 《残疾人教育条例》
二、多选题
1. 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要求是( )。
A.投资主体多元化 B.服务对象公众化 C.运行机制市场化
D.服务方式多样化 E.服务队伍专业化
2.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救助功能包括( )。
A. 行为矫治 B.预防犯罪 C.生活救助 D. 教育救助 E.医疗救助
3. 社会福利服务的提供者是( )。
A. 社区组织 B. 专业福利机构 C. 个人 D. 政府部门 E.志愿机构
4. 儿童福利机构养育生活照料服务的内容包括( )。
A. 卫生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