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可持续发展的
8455线路检测中心
——追忆我们的好同事好干部浩特劳同志
他轻轻的来到这个世界,又轻轻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带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带走了同事朋友 对他的眷恋和惋惜。他攥写了精彩而短暂的人生篇章,但他的‘老黄牛’精神将永久植入8455线路检测中心师生的心中!他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草原人民,他的美德和操行集中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核心价值观!
他是草原人民的好儿子————浩特劳
———代题记
2015年的冬季,冷的突然,冷的彻底,冷的心酸,冷的让人落泪!在锡林郭勒草原唯一的高等学府里,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内心与目光所及中缺少了什么,空落的让人难受。
在行政楼,人们猛然察觉到那个精神矍铄、衣着整洁、干练而瘦高的身影,在忙碌的人流中不见了;那个每天最早来,最晚走,风雨无阻的身影从七月以来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个温暖熟悉的声音,那张真诚和善的笑脸,那曾经的循循善诱,如同兄长般的关爱,蓦然消失了……
2015年11月26日,寒风刺骨。所有关心你的同事朋友们终于等来了你的消息。但不曾想,千呼万唤等来的却是我们最不愿相信的噩耗。在病重期间,还能和亲友们谈笑风生的兄长、老师、同事浩特劳,因罹患疾病就这样匆匆离开了他所钟爱的事业,离开了他所深深挚爱的亲人、朋友和同事。
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到外出求医治病,到蓦然离世,转眼浩特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有三个多月了。他熟悉的身影消失了,但他在8455线路检测中心留下的深深印记,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关键时刻的勇于担当,源自内心对事业的强烈责任感,镌刻出人生的高度。他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对待本职工作恪尽职守,他的一生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一名党员干部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他心系学院、服务师生的公仆情怀,勇于开拓、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舍己为公、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在学院全体师生心目中树起了一座丰碑,激励着每一位锡职人不断前行。
三尺讲台是他人生的舞台
许多人在离开学校多年以后仍念念不忘当年读书时的班主任和班集体,还能清晰记得班主任说过的一句话,做过的一件事。
牧仁和赛音巴雅尔是当年浩特劳老师班级里的学生。1985年到1987年,浩特劳老师在原锡林郭勒盟教育学院蒙古文学专业担任班主任。他教《写作》和《民俗学理论》。作为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他最清楚“为人师表”这四个字的含义,他要求每个学生要有目的地读书,带着问题去学,活学活用,以便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他也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至今,他家书架里摆放着分类好的各种图书,这些书籍陪伴着浩特劳老师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作为老师,他的谆谆教诲如春雨。当时他的班级有来自辽宁朝阳喀左县的两名学生。他们是专程来这里学习蒙语的,作为蒙古族,能说一口流利的母语一直是家乡父老的心愿。刚来时几乎听不懂蒙古语,语言的沟通对两名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浩特劳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时间就手把手的教,面对面的交流,耐心讲解蒙汉双语的语法,并给予足够的鼓励,一转眼两年过去了,通过浩特劳老师的精心教导,坚持不懈的教蒙古语标准音,两名学生的毕业时把蒙古语熟练的运用到了日常学习和生活交流中。至今他们谈起此事还激动地说:没有浩老师的教诲和耐心指导,我们就不会完成家乡父老的心愿。是浩老师给了我们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信心和勇气。
浩特劳老师的言传身教,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在教育战线工作期间,他模范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批批莘莘学子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了国家有用人才。
他们像鲜花盛开时,永远忘不了绿叶的恩情……
用心血为民族教育事业添彩
浩特劳老师担任学院蒙古语言文化与艺术系任系主任兼蒙古文化研究所所长职务时,对普及和推广蒙古语标准音工作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为了进一步巩固全盟各旗县蒙古语标准音的理论基础,他经常带领同事们到基层举办培训班。
学院蒙古文化研究所所长斯仁那德米德回忆说,有一次他们到东乌珠穆沁旗满都呼宝力格小学进行为期一周的蒙古语标准音培训,在返回途中遭到暴风雪,当时能见度不足5米,车难以前行。为了给大家找避风安全的地方,浩特劳走在最前面,由于雪大,看不清眼前一切,在雪深路滑中,他把风雪中的牛误认为是灌木丛,过去扶了一把,牛受到惊吓,四蹄生风向浩特劳老师冲去,在风雪中他重重的摔在地上。大家急忙跑上前,他笑着对身边的人说:“牛都害怕我,还好它看不清楚,要不然我们可以骑它回家”。当大家看到他吃力的站起来时,知道他摔得不轻,手腕处已经泛青了。
作为老师,他心底无私天地宽。他多年的同事苏德格日勒回忆说,浩特劳老师遇事处之坦然,不管什么事情他都会尽心尽力,从来没有怨言。就算遇到困难他也不会退缩,为了完成好工作任务不辞辛劳,总是把笑容挂在脸上。
是啊,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通过分期培训,全盟各旗县中小学、幼儿园共3700多名教育工作者从中受益,为今后的民族语言教育奠定了基础。
在2007年到2008年之间,浩特劳老师曾几次到辽宁阜新和朝阳地区参与标准蒙古语教材编辑工作,努力打造最能满足广大师生精神文化的精品,对蒙古语标准音的普及工作、对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用言传身教为为人师表立下了标杆
虽然平时浩老师讲话柔声细气温文尔雅,但在工作中却认真、踏实、细心、严谨。曾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包冬梅说,当年她在纪检监察审计处负责写材料,浩特劳作为领导,完全可以把任务直接交给她,但是他从来不会这样做。他经常与下属耐心商讨,细心指导,把工作的总体方向确定下来,立条例,以便更好的、针对性的规划总结工作,有的放矢。如果工作上出现疏漏或达不到目地的时候,迎来的不是骂声、批评声、指责声而是他对下属如春雨般的心声。他与下属耐心的商量,给予足够的面子,以平易近人的态度感化别人。他对待工作就是这样,不会把情绪带到工作中,用超前思维去管理工作,让身边的人们能够充满正能量。
曾经的同事娜荷芽回忆:浩老师把所有的工作或会议都详细的记录下来,以便随时查阅。这不仅是一种“上进心”的表现,更是一种良好的工作态度。浩特劳同志就是这样,这种多动笔、勤思考的工作方式,既充实了自我,又提升了工作质量。而且也带动身边的同事们。一位作家曾说过:“读书多动笔,会议多记录, 各种滋味,其乐无穷。”这正是浩特劳老师工作学习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浩特劳在病重入院的前天晚上还为他们处室值班,由于胃疼,回家后不久便吐血入院。在入院治疗期间,还对看望他的同事说起等病情好转后想上班的意愿。在病重时刻,还心系着工作岗位,惦记着他所热爱的工作。陪床的同事说:在住院期间,浩特劳还通过学院官方微信平台和网站了解学院情况,盘算着新学年的工作思路。他在与处室人员的电话里,要求全体人员坚守岗位,做好工作。
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浩特劳同志曾与同事们一起熬夜加班,并对每位同事关心帮助。有一次,同事斯琴老师的母亲生病久治不愈正在犯难,浩特劳同志得知后,主动四处打电话,出主意,找医院,找大夫,最后使斯琴老师母亲的病得到了治疗,并很快康复。提起这些事,斯琴老师常常感动不已。
是的,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他就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关心着身边的每一位人,而自己却没有时间关心自己,一天天身体每况愈下,癌细胞吞噬着他,直至病逝。
用关爱诠释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内涵
作为一个前辈、一个长者,他经常鼓励、教导年轻老师要善于学习、勤奋工作,将来要有所作为。曾跟他一起工作过的年轻老师萨仁高娃回忆说:那是在旧校区的时候,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浩老师是学院纪检监察审计处的负责人,由于工作关系学院年终考核或选树评优的时候我们常分到一个考核组,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每次我遇到一点困难或难题,他都会耐心的教导我,鼓励我,还有对我经常说的一句就是:“年轻人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只有不懈的努力才有好的发展……”。虽然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语,但每当回忆起他对我的关爱和教诲令我终身难忘,也时时激励我在工作和生活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和成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追求的境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丝毫没有懈怠,也不敢懈怠,他深知年轻老师们以后的路还很长,也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担。
用敬业精神展现了纪检审计干部的使命和担当
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一个领导干部能力再强,工作再勤奋,如果在廉政上出了问题,就丧失了根本;浩特劳同志作为人民教师,领导干部,既做到了勤政又做到了廉政。
2010年4月末,由于学院的需求,蒙古语言文化与艺术系和体育系的几位老师为进一步拓展生源,一同去往南部旗县招学生。当时一起去的老师蒙古扎木苏回忆说,浩特劳老师带领他和同事们入住的宾馆是一间20元左右的房间,吃得也是简单的饭菜,在他看来吃住不需要铺张浪费,勤俭节约是他办事的根本。
2013年,学院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工程的审计工作落在了浩特劳的肩上。工作中他带领团队科学摆布,工作环节细致入微。因为他深深明白,工程审计是为学院争得利益的过程,关乎校园建设的百年大计,容不得半点疏忽。接手工作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和他的团队走企业、下基层,查合同、看图纸,从每一件施工用材的品名、型号、材料、产地、数量入手,精细造价核算,使审计工作做到了有理、有据、有节。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据理力争,硬是从施工企业报价中挤出了水份,为学院减少了损失。
每时每刻,他不是在看图纸、审合同就是走在去企业的路上,即使是吃饭时、交谈间说的都是审计的话题,有几次甚至半开玩笑的说做梦都在想着这些工作。即使是生病住院前,当他感到体力不支时,也从未向领导提出休息几天的要求。作为学院纪检监察审计处的领导,浩特劳同志对每一个工作环节做到尽心尽力,他从未用任何理由,任何借口向组织提要求。审计工作中,他以学院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底线,捍卫着一名纪检审计干部的职责,现实生活中,他用敬业精神诠释了做事要实的精要,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从1976年参加工作至今,浩特劳同志整整工作了37年。
由于他勤奋敬业,工作出色,逐步由一名普通教师,走上了领导岗位。同时也获得了全盟盟直机关优秀党员,全盟教育工会先进工作者,全盟支教工作先进工作者,全盟“四五”普法先进工作者,全区科教文卫系统优秀工会干部等殊荣。
带着众多的遗愿浩特劳走了,对于他来说会有无数个遗憾。因为在他的人生旅程中,事业重于一切,学院就是他的命根子。而对于8455线路检测中心来说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好老师,优秀的共产党员又是多么的可惜。而对于他的同事朋友来说,他走了,像挖走了大家的心!
纷飞的雪花随风漫过校园,那是他对大家招手告别。看到了,还是那张刚毅的脸庞,他放不下学院,放不下学生,放不下工作……就是他,一位任劳任怨的老师,就是他,兄长父亲一样慈爱的人,就是他,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精神,他高大的形象将永远留在这片热土,因为他用生命塑造了一座师魂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