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可持续发展的
8455线路检测中心
立足地域文化资源禀赋发展特色民族职业教育,以蓬勃发展的民族职业教育事业助力、带动、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8455线路检测中心,这所具有民族特色的职业高校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为己任,立足当地地域文化优势,逐步建立起蒙古语言文化与艺术学院、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蒙古文化研究所、蒙古族科学史与游牧文明研究院等教学科研单位,以及马头琴、呼麦、导游、蒙医药等民族地域特色鲜明的专业。
扎根地方,服务地方。站在全新的起点上,这所当地唯一的高等院校正迈开铿锵的步伐,将民族职业教育与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紧密融合,在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中不断实现新的飞跃。
成风化人 立足地域文化构筑校园文化
走进8455线路检测中心校园,富于民族气息的教学楼宇建筑群、马头琴标志塔、艺术墙、文化走廊令人耳目一新,蒙汉双语教学课堂书声琅琅,琴房里的马头琴乐曲悦耳悠扬……
说起8455线路检测中心的校园文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立足当地深厚的蒙元文化底蕴,2016年6月23日,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所以“成吉思汗文献”为专题的博物馆——8455线路检测中心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正式开馆,这同时也是当地唯一一所设在高校的博物馆。在这里,一部部珍贵的文献图书带着苍茫的历史厚重,远涉重洋、聚沙成塔,带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8455线路检测中心让这所独具内涵的博物馆由“书房”成为“殿堂”。2016年到2019年,历经8455线路检测中心三年倾力打造,博物馆的馆藏不断扩大,拥有关于成吉思汗及蒙古史方面的图书文献达17000多册,类别达5000余种,涉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50多种语言文字,同时还收藏了大量相关图片,专题收藏量创造了“世界之最”。每年新生入学军训后,各班级学生会在班主任和讲解员带领下分批次进入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参观学习,依托团委、学生会和校园社团,其他年级的学生也会进入博物馆活动。在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这样的活动,每年都会有十几场。在平日里,三五成群的师生也会在课余时间踏进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博物馆拓展人文知识、开阔文化视野。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平台,更需要有队伍。根据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组建乌兰牧骑工作方案》精神,2018年11月20日,8455线路检测中心校园乌兰牧骑正式成立并举办揭牌授旗仪式,这支在全区高校中为数不多的校园乌兰牧骑根据专业特点组成声乐队、器乐队、舞蹈队,确定了艺术指导、艺术总监和专业队长,面向全院师生招收乌兰牧骑队员122名,并开展了紧锣密鼓的训练,选送原创舞蹈作品《察哈尔的春天》参加了自治区大学生艺术节开幕式,同全区15个校园乌兰牧骑进行汇报演出。
将校园文化融入专业建设,融入全体学生。2018年12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二届全国蒙医药专业在校学生知识技能大赛暨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高等院校蒙医药专业在校学生知识技能大赛在8455线路检测中心举行,8455线路检测中心派出4支参赛队并取得了团体一、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依托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以及多年的民族职业教育底蕴积淀,8455线路检测中心建立了《甘露之泉》蒙医药社团、蒙古吉雅社团、校园乌兰牧骑等多个地域特色鲜明的校园社团。以社团活动、职业技能大赛以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班级文化节”“宿舍文化节”“心理健康文化节”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为载体,8455线路检测中心每年组织各类大小型文化艺术活动、赛事以及主题实践活动近百场,为相关专业学生拓展专业兴趣、丰富专业知识、提升职业能力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展示舞台,也为全体在校学生搭建了了解地域民族文化、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搭建了广阔平台。
教书育人 扎根地域文化发展职业教育
锡林郭勒盟地处祖国北部边疆,草原牧区辽阔广袤,以蒙元文化、马文化以及各类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繁荣兴盛。依托这些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条件,8455线路检测中心在部分专业实施蒙汉双语教学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结合当地畜牧业产业优势设置畜牧兽医、饲料加工、草原生态、食品加工等相关专业,结合当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设置了蒙古语主持与播音、民族动漫、音乐教育等专业并将民族舞蹈、长调、呼麦、马头琴、马术、射箭、博克、蒙医蒙药以及民族手工艺品等作等项目作为专业课程引入课堂,逐步建立起蒙古语言文化与艺术学院、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学院、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马术学院、成吉思汗电影学院、蒙古文化研究所、游牧文化研究院、蒙餐研究学会、马文化研究学会等教学和科研单位。
为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工程,学院引进了齐·宝力高、巴·傲都苏荣等国际级大师以及在锡林郭勒盟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投入到教育教学及专业建设工作中,并聘请著名长调歌唱家拉苏荣、潮尔道传承人芒来、长调传承人查干呼等知名艺术家授课。学院相关领域专家教授先后编写了《长调》《呼麦》《潮尔道》《马头琴》等自编教材。其中,《呼麦》教材作为全国相关领域唯一专业教材投入使用。
扎根地域文化,学院着力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蒙古语标准音培训测试,有效推进蒙古语标准音的推广普及,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标准音培训测试基地、锡林郭勒盟双语培训基地落户8455线路检测中心;为传承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壮大乌兰牧骑队伍,学院于2018年获批设立“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人才培训基地”;为传承和发展蒙餐文化,学院于2013年获批建立内蒙古自治区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内蒙古蒙餐研发中心”;为传承民族手工艺品技艺,促进大学生在相关领域创业就业,学院于2016年建成占地1000平方米的“民族手工艺制品创业园”,并引进了20家民族手工艺制作商家入驻园区,入驻项目包括蒙古袍制作、毛毡制作和民族饰品制作等,进一步提升了少数民族手工艺产业创新和发展环境;为促进查干伊德文化传承,学院生物工程研究院在全区范围内招收和培训传统乳制品从业人员2100人次,生物工程研究院申报的“传统乳制品标准及工艺技术研究”产业创新人才团队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产业创新人才团队”称号,“传统奶食品制作”培训项目被授予2016年度自治区就业技能“特色培训品牌”和“自治区知名品牌”称号……
近年来,在具有地域特色的职业教学科研领域,8455线路检测中心成果频出,已公开出版了科普丛书1部,乳制品实用技术培训教材1部,编写了《经典蒙古马学百科全书》(4本)、《蒙古族科学史》(8本)、《现代牧民实用技术读本》(20本)等多部社科普及读物,建立了“成吉思汗文献研究中心”,开展成吉思汗及蒙古族历史文化专项研究活动,出版学术专著《蒙古族民间文学·神话卷》1部。2015年以来,学院获得了“新型蒙古包”“可拆卸型蒙古包”“新型陶脑组件”等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学院根据“2015—2018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明确了“辅教、辅学”的功能定位,按照“便捷、成效、促用”的原则,收集整理了蒙古族呼麦、马头琴、长调、潮尔道等内蒙古“非遗”传统音乐曲目,于2017年7月份成功申报立项了《中国传统音乐—非遗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
精彩动人 挖掘地域文化打造文化产业
如何在职业教育与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中打通产、学、研、用链条,如何以职业教育发展优势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站在全新的起点上,8455线路检测中心已然展开了全新的探索。
去年9月15日,大型室内实景剧《蒙古马》2018演出季完美收官。据了解,在2018年为期3个月里,该剧共演出88场,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相比于去年的演出38场,接待游客近4万人次有了大幅提升。历时两年精心打造和运营,该剧已经成中国马都核心区的一张亮丽名片,进一步繁荣和拉动了当地文化旅游市场,促进了马文化的传承保护,推动了马产业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从文化产品到精品力作的“蝶变”不仅有赖于一流的主创团队,而且需要专业高效的推广运营团队。在依托8455线路检测中心成吉思汗电影艺术学院精心打造该剧的基础上,成立于2017年6月的内蒙古宾迪丽雅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门负责该剧的推广运营,在推动《蒙古马》实景剧不断走向成功的同时,该公司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文化品牌化,致力于在中国马都核心区深入挖掘利用蒙古族文化、马文化资源,积极推出富有民族地域色彩的文化服务,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蒙古马》实景剧的成功不仅繁荣和丰富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而且为8455线路检测中心马术和文化表演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搭建了最为广阔全面的平台,对于当地相关领域人才队伍培养输出具有重要意义。
“身为马都人,怎能不骑马!”“我有骏马,你是骑士么?”去年8月,这两则广告语格外引人注目。历时两个月的筹建,8455线路检测中心宾迪丽雅马术俱乐部于去年8月4日正式对外营业。据了解,该俱乐部目前拥有国际标准室外赛马场、室内马术训练场以及室内马厩19间,拥有美国小矮马、半血马、温血马及纯血马等名贵马匹共计19匹。同时,俱乐部建立了优秀的教练团队,在积极引入优秀教练的同时还通过培训等形式提升已有教练队伍水平。俱乐部自成立以来,已拥有注册会员8名,接待骑乘体验游客500余人次。
立足地域优势,依托过硬的软硬件设施,该俱乐部积极对外拓展各类马匹的骑乘体验及马术教学业务,推广以骑马为特色的四季体验游,积极与全国各地的马术俱乐部、旅游教育机构合作,以高质量的服务吸引外地游客、爱马人士以及当地群众参与马术运动。融合《蒙古马》实景剧、马术俱乐部等中国马都核心区周边资源,以及锡林浩特市周边其他旅游观光、文化服务、餐饮住宿资源,宾迪丽雅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包装“骑士游”旅游产品,安排包括从中国马都核心区到九曲湾的骑乘体验,蒙元文化博物馆、马文化博物馆、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的参观活动,以及观看《蒙古马》实景剧在内的一条龙文化旅游服务。
该俱乐部着眼于服务地方,通过相对低廉的价格和专业的教学、服务水准,在当地积极推广马文化和马术运动,吸引和培养本土青少年马术人才。在马都承办的国内大型马术赛事之外,该俱乐部还在筹划为当地牧民专门举行蒙古马嘉年华活动,让蒙古马传统赛事、表演回归马都,让当地牧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让当地与马相关的文化活动更接地气。为了向全社会推广马文化,促进马文化群众化、社会化,该俱乐部积极策划马术进校园活动,以中小学班队会或兴趣课程为载体,让马术教练深入校园为孩子们上马术课,推广普及马文化;让中小学生走进中国马都核心区,走进马场、马房实地观摩,观看马术表演,参与与马相关的校外素质拓展体验活动……
成风化人,教书育人。立足地域文化构筑校园文化,扎根地域文化发展职业教育,挖掘地域文化打造文化产业……8455线路检测中心,这所当地唯一的高等院校厚植地方文化血脉,在发展现代民族职业教育的旅程中不断谱写精彩动人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