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业面向
毕业后大部分学生继续就读本专业的大专课程并获得大专文凭,少数学生从事体育俱乐部教练或自主创业的道路。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各地马场及马术俱乐部等方向单位,从事马术专业的运动训练、表演及马房管理等工作。
(一) 职业领域
(二) 就业职业岗位
主要工作岗位:主要从事各地马术就业领域的马匹护理员、马房管理、助理教练员、初级马术教练员、马术专业运动员等马术专业技术性人才。
相关工作岗位:从事各地马术就业领域的俱乐部经理、马匹饲养、专业钉掌师及民族文化、体育运动就业方向的技术性、管理性人才 。
发展工作岗位:可从事各地马术就业及发展领域的高级马匹护理员、马术专业教练员、马术表演师、职业骑师、赛事组织机构策划、赛事监管、裁判员以及有助于马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 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良好的马术专业素养、较扎实的马术基础能力及马术专业理论素养,掌握较系统的马术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的竞技水平,毕业后面向马术职业发展领域能胜任多种职业岗位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在素质方面,对照以下总体要求,并结合专业特点研究确定。在知识、能力方面,对应人才培养目标,对照有关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和通过企业调研、职业能力分析提出的有关具体要求,研究确定并分条目列举。
1.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
掌握中职毕业生应有的基础文化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能够具备并遵循各职业领域的职业操守、道德规范及法律法规。
掌握马文化知识、马术安全意识和防范知识,马术运动基础教学的理论知识,掌握马术运动各专业项目,包括马的基础调教、骑乘的基本技术,掌握马术各竞技项目的基础知识,包括场地障碍基础、速度赛马、耐力赛马、马上技巧以及各竞技比赛的规则等知识和技术水平。能够根据各马术行业的作用及特点,掌握马匹的饲养、调教、繁殖、日常护理以及马房的综合管理知识和水平。
3. 能力
能够具备适合行业发展的书面与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一定的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等。
能够传授马术运动基础的技术能力,能够参加马术技巧的表演能力,速度赛马与耐力赛马的比赛竞技能力,初级场地障碍的基础跳跃能力,能够及时预防安全隐患的能力,掌握马房与马匹的综合管理与护理能力等。
三、毕业标准
(一)毕业要求及学分
1.思想品德评价合格;
2.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合格;
3.顶岗实习或工学交替实习鉴定合格;
4.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学生应修满193学分。
(二)鼓励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鼓励考取初级马术教练员EQL证书3级-BHS初级骑乘教学
四、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课程体系结构
通过调查研究,依据运动训练(马术)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和各旗县市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口单位提出的意见,结合地方民族文化因素,根据市场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大纲,构建能适应民族传统体育教育需求的课程体系。
(二)核心技能考核标准
五、教学的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一)专业教学团队要求
以教师发展为本,培养和造就研究型教师,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以创新为动力,优化和谐发展的教师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创新力强,年龄结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具有马术运动各项目的专业技能、调教马匹能力、马房管理经验、饲养马匹及疾病预防能力,有较好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师团队。
1.专业带头人要求: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要具有高尚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严谨正派的学风,要学术造旨深厚,学术思想活跃,有突出的专业素养和研究方向,要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精通本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丰富的专业教学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能组织和带领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研究以及实践教学研究的人才。
2.专任教师要求: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具备与履行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适应专业要求的身体条件,具有马术运动的专业技能和专理论素养,教育教学质量好,专业理论和基本功扎实,以及专业领域从事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3.兼职教师要求: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具备教学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热爱教育行业,工作负责,专业理论和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二)实践教学要求
实践教学是本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有能够满足马术训练和表演的训练场地,以及基础教学的设施设备。
(三)教学资源
马术专业的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包括理论教学的教材书,模具、多媒体等,实践教学当中的教学马匹和专业设施设备,以及保障学生教学安全的专业装备,建设容纳教学马的散养区,独立马房、鞍具房,草料库,调教圈和教学用室内室外基础场地等资源。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运动训练的方法极其丰富,分类非常复杂,按一般的区分有以下四类:按掌握技术技能分,有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完整法、纠错法;按负荷与间隙的关系分,有持续法、重复法、间除法;按训练方法的组合分,有变换法、综合训练法包括循环训练;按训练方法的组织形式分,有游戏法、比赛法。
教练员在选用教学方法手段时应结合地方天气、人文、场地、竞赛等因素和以结合训练的特点运用,注重比赛技能的训练。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建议
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前提条件之一。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可以使学生将精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过程考核可采取现场技能考核、评价、比赛成绩考核等办法进行。
(六)教学质量管理建议
1.校内教学质量监控
通过对教学质量的持续监督,定期收集有关教学工作质量、教学成果质量和安全保障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对教学行为及时调控,以稳定与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加强对教学授课质量的评估考核,引导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育技术的改革,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改的积极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素质学生提供保障。
2.校外教学质量监控
校外教学的质量管理要做到积极计划,有效实施,仔细检查,善后处理。认真做好企业调研、实时指导、校外授课内容选择、校外授课组织、校外授课评价与反馈,校外教学对校内教学的促进作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