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8455线路检测中心医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8455线路检测中心医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原锡林郭勒盟卫生学校。现开设5个专科专业和2个联办本科专业,其中护理和助产专业是自治区品牌专业、护理(老年护理方向)是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和附属康复医院则是学院入选为“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的重要支撑。

医学院教学环境优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效果突出。现有教职工总数130名,其中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名、教坛新秀2名;院级教学名师6名、杰出青年教师2名;全国优秀指导教师2名、自治区级优秀指导教师10名。在校生人数近4000名,每年毕业生人数1000余名。实践教学条件良好,拥有1.2万平方米的实验实训中心,设备齐全、仪器先进,下设有医学基础、基础护理、临床、助产、康复治疗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和蒙医学7个实验实训区,共68间实训室,能够满足各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要求。我院始终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先后与北京安贞医院、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内蒙古蒙医医院等区内外48家医疗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学院附属康复医院、锡林郭勒盟医院和锡林郭勒蒙医医院等3所附属医院,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和机遇。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90%以上,就业依托实习,毕业生在京津冀和内蒙古等地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就业,口碑良好。连续多年,医学院被评为8455线路检测中心 “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医学院秉承“质量立校,内涵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形成了系统、成熟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优良的院风、学风,实现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良好局面。近年来取得了2项教学成果奖、3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7门自治区精品课程和12门院级精品课等成果,以及在各专业的技能比赛中获得了突出成绩。

【成果及荣誉】

                  医学院主要成果一览表

 

 时间

成果内容及等级 

级别 

 2016年

 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国家级

 2016年

 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

国家级

 2016年

 健康评估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自治         区级 

 2015年

 “十二五”期间全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先进集体

自治          区级 

 2014年

 助产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成果获得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国家级

 2014年

 护理专业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

 自治        区级

 2013年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获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自治         区级

 2013年

 助产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自治          区级

 2011年

 助产专业被评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

 自治          区级

 2010年

 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自治          区级

 2008年

 护理专业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

 自治          区级

2011年 -2015年

 7门区级精品课:《产科护理》、《健康评估》、《人体结构与功能》、《天然药物》、《外科护理》、《药物化学》和《内科护理》

 自治          区级

2012年 -2014年

 被首都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医院评为“优秀实习团队”

院级

 

                                             国家及自治区专业技能比赛获奖情况

 

 时间

技能比赛项目

获奖情况 

 2012年 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

 4个一等奖

 2012年 全国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

 4个三等奖

 2012年 全国高职助产专业技能大赛

个人三等奖4个;个人单项1个一等奖,6个三等奖

 2014年 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

 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

 2014年 全国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

 2个三等奖

 2014年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康复治疗技术大赛

 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

 2014年 全国康复治疗专业技能大赛

 3个二等奖

 2015年 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

 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

 2015年 全国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

 1个三等奖

 2015年 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专业技能大赛 团体二等奖;个人单项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
 2016年 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

 团体一等奖

 2016年 全国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

 团体一等奖

 2016年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高等院校蒙医专业知识技能大赛

 专科组团体二等奖和理论团体一等奖

 

【附属康复医院简介】

2016年新建的8455线路检测中心附属康复医院是一所集医疗、康复、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二级康复专科医院。医院依托8455线路检测中心的人才、技术、品牌优势,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借助学院成熟的教学经验和强大的科研实力,促进医院“医、教、研”一体化发展。

该附属医院坐落于锡林浩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乌拉盖街(位于学院北校区正北),占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开设病床100张;设有骨关节康复科、神经康复科、儿童康复科、老年康复科、听力视力康复科、言语康复科以及内科、外科、中医科、蒙医科、重症监护室等;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1680余件:包括康复机器人、平衡功能诊断与训练设备、运动心肺功能评定系统、西门子移动平板DR设备、GE全身用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机)、美国贝克曼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彩色多普勒超生诊断仪、全自动电脑视野仪等。

附属康复医院本着“至真至善”服务的理念,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一流的服务、良好的信誉、幽雅的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相依托,创新了“校中厂、厂中校”的校企合一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优势。

【专业简介】

一、护理专业简介

护理专业(专业代码630201)是8455线路检测中心设置的首批高职专业之一,自2003年开始招生,历经14年的发展建设使护理专业成长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008年)和重点建设专业(2014年)。2015年与赤峰学院合作开设了职业本科,学制5年,毕业后获得赤峰学院颁发的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进一步扩大了护理专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影响力。2016年我院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该专业方向于2017年秋季开始正式招生。

培养目标:护理专业面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乡镇卫生院、康复机构和职业健康机构等,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老年护理等护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实习结束当年可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该专业紧紧围绕医疗卫生改革及护理专业的发展,秉承人文关怀,实施“院校结合、课岗对接、注重人文、三段式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基于护理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使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做到与临床岗位的充分对接。其课程体系设置为四大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老年护理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操作能力与整体护理能力,尤其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自2012年连续参加四届全区及全国高职组护理技能大赛获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在2016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项目中,勇夺团体一等奖,在自治区护理专业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实习和就业:本着“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与内蒙古自治区及京津冀地区的48家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仅为学生实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就业创造了良好机会,很多学生实习结束后直接留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北京望京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医院、锡林郭勒盟医院等实习医院就业。多年来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建设成果:2010年护理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013年《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健康评估》、《外科护理》和《内科护理》3门自治区精品课;2016年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名教师获得全国高职护理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10名教师获得区级高职护理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护理职业发展路径:

技术职称:护士(初级)-护师(初级)-主管护师(中级)-副主任护师(副高级)-主任护师(高级)

二、临床专业简介

临床医学专业主动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岗位需求,立足锡盟,面向内蒙,重在基层,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医者仁心教育,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为基层医疗单位输送能够从事居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的全科医师、乡村医生等医学专业技术人才。

中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年增加,2020年中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97.8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为163.1万张,而基层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仅有322.9万人,仍有较大缺口,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适应临床一线需要,面向卫生行业的全科医师、乡村医生等职业群,能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和社区从事临床诊疗、疾病预防、保健、疾病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主修课程: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务、中医基础与适宜技术等。

职业资格:毕业一年后通过参加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统一考试,获得临床类别“助理执业医师”资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取助理全科医师及“执业医师”资格。

就业方向和继续教育: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考取临床助理执业医师证书,可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工作,担任临床类别医师,就业前景广阔。另外,本专业应届毕业生可参加本科院校“专升本”考试

三、助产专业简介

医学院助产专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2011年),学制三年,专业代码620202,属于医药卫生大类。自2005年首次招生至今,已连续招生12年。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助产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助产、护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能够从事临床助产、护理、母婴保健及计划生育指导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当年即可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在北京实习及就业的学生可以考取北京地区的助产士证。就业岗位为从事临床助产、护理、母婴保健及计划生育指导工作的临床助产士、临床护士、育婴师、产后康复师和社区护士等。

专业和课程建设: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理念;构建了“四段递进、对接岗位、院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保障教学质量,助产专业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操作实力,完善监管制度,教学管理齐抓并进。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主要课程有22门,其中主干课程有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产科护理、妇科护理和儿科护理、产后康复、助产技术综合实训等。主要培养学生具备规范的孕期保健、分娩期护理、产后护理和保健、新生儿护理的能力,并对临床内外妇科常见疾病具备整体护理的能力。

实习就业: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不断开发顶岗实习基地,目前有院外实习基地20家,均为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多数分布在津京冀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呼包二市,例如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等。连续5年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证获取率在90%以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5%以上,为内蒙古各盟市及津京冀地区培养了千余名优秀的临床助产士。

建设成果:2012年4名学生参加“2012年全国高职助产专业技能大赛”,共获得11项奖;2013年助产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2014年助产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成果获得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核心课程全部获评院级以上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中2人获评自治区级教坛新秀,3人获评院级名师,1人获评院级杰出青年教师荣誉称号;近3年教师累计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公开出版教材12部,校本教材25部;申报院级以上课题12项;获取院级以上奖项23项。

职业发展路径:

技术职称:护士(初级)-护师(初级)-主管护师(中级)-副主任护师(副高级)-主任护师(高级)。

相关职业资格等级:育婴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四、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简介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是在2005年开设的高职专业,当时名称为医药营销专业。因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将此专业名称改为药品经营与管理,故随之改为现名,本专业类别为食品药品管理类,专业代码为590301,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技、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药品经营与管理一线岗位需求,掌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所需的医药学知识、医药营销知识、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素养,面向药品经营企业和生产企业,从事药品营销、药品质量管理、药品养护等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可考取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药品检验员等资格证书。

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校企合作、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岗位工作过程设计了符合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课程体系,提高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工作能力。课程体系设置为四大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包括医学、药学、管理学和营销学方面的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有药理学、天然药物、药品经营管理、药品市场营销学和药品储存与养护等,注重职业技能培养,使学生具有专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医药营销管理能力、药学服务能力等。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实践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和在实践中学习,重点培养市场分析和管理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后期职业提升。

实习和就业: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目前与内蒙古惠丰药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锡林郭勒盟食品药品检验所、锡林浩特泰鑫药业等多家医药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也为就业打下了基础,做到了“以实习带动就业”,本专业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

建设成果:本专业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奋进、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教学团队,不断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内涵建设。现有《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3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1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近5年教师累计公开公开出版教材、校本教材及辅助教材30余部;申报院级以上课题12项。

五、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简介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业代码620501)于2010年获批设立,是自治区同类高职院校中的首设专业,学制三年,大专层次。2010年首届招生,至今已培养了300余名康复治疗技术人才。专业历史虽短,但发展势头强劲,2012年被学院列为骨干专业,2016年成为院级重点专业,以及自治区创新行动计划的重点建设专业。学院于2016年底被中残联、教育部确立为全国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成为自治区两所入选的职业院校之一。连续4年毕业生首次就业率为100%。2014年和2015年参加了二届全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均荣获二等奖,还获得个人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的好成绩。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能胜任基层医疗与康复机构的康复治疗或相关岗位,具备现代康复和传统康复治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及其应用能力,具有一定医学相关知识,以及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康复治疗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包括康复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疾病康复、康复心理学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胜任康复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专业特色:

1.立足本地,针对民族地区特点,培养“蒙汉兼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康复治疗人才。

2.利用本地区民族传统医学(蒙医)的优势,积极研究、探索运用蒙中医传统康复技术对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

校外实习:我院已与多家知名康复医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如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等。此外,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天津环湖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呼市第一人民医院、锡林郭勒盟医院、锡林郭勒盟蒙医综合医院等也是本专业学生的主要实习医院。2016年学院倾力建造的附属康复医院为本专业学生的见习、实习和就业提供了良好条件,进一步推动了专业的建设步伐。

主要就业岗位:

1.各级基层医院康复科、康复医院(中心)、社区医疗机构康复部(社区康复站)和疗养院等。

2.民政康复中心、残联康复中心、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养老服务机构和残疾人用品服务站等。

3.其他:特殊教育学校(如聋哑学校等)、体育运动队、民办儿童脑瘫康复中心。

职业发展路径:

技术职称:康复医学治疗士-康复医学治疗师-中级康复治疗师-高级康复治疗师。

六、蒙医专业简介

蒙医学专业(专业代码620106K),是8455线路检测中心的高职特色专业之一,自2015年开始招生,学制3年,学生毕业后可考取蒙医国家执业助理医师;同年与内蒙古医科大学联合开办了本科蒙医学专业(运动康复方向),学制5年,毕业后获得内蒙古医科大学颁发的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学生毕业后1年可考取蒙医国家执业医师和康复治疗师证书。

职业本科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蒙医学、临床医学和运动康复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及专业基本技能,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蒙医医疗工作及在体育机构和运动团队从事运动损伤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竞技运动训练指导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型应用人才。

高职专科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具备蒙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应用能力,“下得去、留得住”,能在本地及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蒙医医疗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该专业以蒙医学的传承与发展为己任,按照人才培养规格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包括公共素养课模块、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模块和实践课模块,以及公共素养和专业课的拓展课模块。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有蒙医基础理论、蒙医诊断学、西医诊断学、蒙医五疗技术、蒙医内科学、蒙医骨伤科学等,实践和理论课程的比率是54%。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蒙医学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服务态度,学生毕业后能够在综合医院的蒙医临床科、苏木乡镇卫生院等蒙医师工作岗位上独立完成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置及在基层医疗环境中能够完成健康档案的建立和慢性疾病的管理与服务。

教学和实践条件: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8名,其中正高职称3名,并从内蒙古医科大学聘请了1名客座教授;蒙医学研究生的比例为25%。蒙医学专业实训室设施完备,仪器先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内实训条件。拥有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各旗县蒙医医院等13家实习单位,满足了学生的临床实习。

建设成果:2016年蒙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内蒙古高等院校第三届蒙医知识技能大赛,获得理论成绩一等奖和知识技能获得二等奖。2016起启动了“蒙医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自2013年起,已为蒙古国学员举办了4届“蒙医五疗术”培训班,深受好评。

职业发展路径:

1、蒙医学专科生的职业发展路径:蒙医医士(初级)-蒙医医师-主治蒙医医师-副主任蒙医医师-主任蒙医医师

2、蒙医学(运动康复方向)本科生的职业发展路径:蒙医医师-主治蒙医医师-副主任蒙医医师-主任蒙医医师

康复医学治疗师-中级康复治疗师-高级康复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