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学分设置办法
锡职院育组发【2020】50号 签发人:武喜春
三年按6个学期安排教学,除第1学年的第1学期为18周,第6学期为18周外,其他学期均为20周。公共基础课程的学时、学分由教务处统一计算,全校各专业保持一致。
三年制中职总学时数控制在3000~3300,五年连读前两年总学时数控制在1900~2100,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三年制高职总学时数控制在2500~2800,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应当不少于总学时的1/4;中、高职选修课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均应当不少于10%。高职专业周学时一般不低于22学时,在校期间平均周学时在22-26学时/周;中职专业和五年连读前两年周学时一般不低于26,在校期间平均周学时在26-30学时/周。
课程按实践学时的占比分为三类,没有实践学时的课程为A类课程(纯理论课),只有一部分实践学时的课程为B类课程(理论+实践课),全部为实践学时的课程为C类课程(纯实践课)。在人才培养方案进程表中分别以A、B、C进行标识。A类和B类课程一般16学时计为1个学分,C类课中的集中实训课程周计28学时,计1学分,军训、入学教育、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社会实践周计26学时,计1学分。学分的最小单位为0.5(2舍3入,7舍8入),三年制中职总学分一般不少于170学分,三年制高职总学分一般不少于120学分。
鼓励将学生取得的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已掌握的有关技术技能,按一定规则折算为学历教育相应学分。
学时分配包括总学时、课堂面授学时、线上学习学时、自主学习学时,总学时是按每门课程的总学时累计,线上学习学时、自主学习学时包含在总学时中。
公共基础课程由教务处统一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性意见中确定学时,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由各学院、各专业根据实际需求自行确定。
除了医药卫生大类的专业外,其他专业建议第5学期理论教学不超过12周,4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名称为“****技能综合训练”,课程要求与该专业社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一致;4周毕业设计(论文);在第6学期安排16周顶岗实习,计16学分。确保实践性教学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数的50%。
专业课的学分、学时在保持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
各门考查课及选修课学时包括考试时间,其他考试课程由教学单位组织进行,考试时间由教务处进行统一安排,每学期学院统一抽查部分考试课程作为全院统考课程。
(四)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由学校统筹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包含公共基础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公共基础选修课主要体现艺术素养、人文素养、科技素养教育的内涵,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健康教育、美育课程等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见附表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安排表(高职)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型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设 学期 | 备注 | |||
总学时 | 课堂 面授 | 线上学习 | 自主学习 | |||||||||
公共基础课程 | 必修课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B | 3 | 48 | 28 | 12 | 8 | 2 | 1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B | 4 | 64 | 48 | 8 | 8 | 2 或 4 | 2 | 单双周 |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 A | 2 | 32 | 32 | 0 | 0 | 2 | 3 | ||||
形式与政策 | A | 1 | 16 | 1-4 | 讲座形式 | |||||||
大学英语(Ⅰ-Ⅱ) | 120 | 120 | 0 | 4 | 1-2 | |||||||
大学体育(Ⅰ-Ⅳ) | C | 4 | 124 | 124 | 0 | 2 | 1-4 | |||||
大学语文 | B | 2 | 32 | 28 | 0 | 4 | 2 | 1或2 | 医学、师范第1学期,其他第二学期 | |||
信息技术基础 | B | 3.5 | 56 | 52 | 0 | 4 | 2 | 1或2 |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B | 2 | 32 | 12 | 20 | 0 | 1-5 3次讲座 | 线上+专题讲座 |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 B | 2 | 32 | 12 | 18 | 0 | 1或2 | 线上+线下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B | 2 | 32 | 28 | 0 | 4 | 2 | 1或2 | 医学、师范第1学期,其他第2学期 | |||
军事理论 | B | 2 | 36 | 16 | 20 | 0 | 1 | 线上+线下 | ||||
小计 | 33 | 624 | 538 | 56 | 30 | |||||||
选修课 | 按学院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执行,须选6学分,按96学时计,其中至少有1门艺术类和1门传统文化类选修课。 |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安排表(中职)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型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设 学期 | 备注 | |||
总学时 | 课堂 面授 | 线上学习 | 自主学习 | |||||||||
公共基础课程 | 必修课 | 职业生涯规划 | A | 2 | 32 | 32 | 上一页:【课程育人】8455线路检测中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 下一页:【课程育人】8455线路检测中心 教师教学工作量调整实施意 |